1、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因境内洋县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汉中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汉中旅游攻略来啦~(1)石门栈道,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西北郊,距离汉中城区15公里,景区总面积6875公顷。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俱佳的国家水利风景区。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这里是中国的栈道之乡,这里是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诞生地;这里是美女褒姒的故里……风雨无阻,春夏皆宜~
3、(2)青木川,青木川,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地上茂林嘉禾,地下堆金藏玉,全镇森林面积22万亩,主要树种、植被丰富多样,多达10科35属,其中有5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品种,属珍贵树种。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猕猴、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示性动物,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生漆、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自今享誉盛名。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矿种达9种之多。
4、青木川古迹众多,有“秦陇古栈道”、摩岩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石门关、金缸峡,特别是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人文民俗传奇吸引古今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题咏。风和日丽,就等你来~
5、人文景观,(1).拜将坛,新建拜将坛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区,距离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由南北两座石台组成,台高3米多。总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汉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拜将坛现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建立文管所,对其加以保护。
6、(2).武侯墓,武骈隼囱粤侯墓,即诸葛亮墓,在勉县定军山脚下。诸葛亮(公元181年一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南阳郡,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协助。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据其谋略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关兴、张苞,侍立左右。墓在大殿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意。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家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
7、NO.3汉中特色小吃,(1).热米皮,汉中面皮分为两种,原料采用米粉(大米磨成粉)或面粉,米粉做的为“米面皮”,面粉做的为“面面皮”。面皮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的特点。将面皮切条,拌以蔬菜,调入佐料,爽口芳香。汉中面皮有多种吃法,可以热吃,称为“热面皮”,配上菜豆腐,别有一番风味。也可凉拌或油、炸、炒、烩、等。面皮为汉中四绝之首,尤以城固县出产的最为著名。
8、(2).汉中菜豆腐,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汉中的名小吃,原在汉中是招待宾客的佳肴。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鲽判砦吟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初来汉中,一碗面皮就着一碗菜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