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仔细阅读著作(编)者所写的前言。侧重全书行文思路和结构方面的阐释,以此为基础理顺整本稿件的结构,确定篇章节组成。关注其前后逻辑是否合理、有序。
2、其次,在作者阐释的前言基础上,快速浏览一遍全书,着重把握各级标题,以此对稿件有个整体了解。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实际稿件情况,在已掌握的目录、大标题等要素前提上,对稿件存在的重大结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调整。
3、再次,认真通读全书。审读时应当以句子为单位,注重前后语言逻辑、行文通顺与否、有否知识(包括各稍僚敉视个专业领域)差错等方面。在审读过程中,还应关注两点:一是保持职业敏感,书稿是否存在过度引用、抄袭等情况,尤其是非作者原创作品,若有请及时与作者沟通进行修改,以免侵权;二是对于内容涉及重大选题的,如民族宗教、党史等必须遵循《重大选题备案制度》进行上报审批。
4、最后,认真完成初审后,撰写初审意见,明确结论:退稿、退修或同意出版。编辑出版领域实行“三审”“三校”制度,审读与编辑加工以及校对,分属不同环节。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读与编辑加工时有混淆,但这两者分工确有侧重。审读注重判定能否出版,而编辑加工则针对接受出版的稿件进行具体的字词句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