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是更加注重法制建设。首先是完善现有税制。要从立法程序上提升税收相关法律的级别。例如目前两大流转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仅处于条例级别,有待提升其立法级别。其次要规范和完善相关税务规范性文件。及时废除和清理一些不符合税收现代化要求的文件,变更一些与现实脱节的条款,完善一些界定和概念模糊的条款。制定和完善限制检查人员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此外,牢固树立税务稽查人员的法制理念。要求税务人员在检查过程更加尊重纳税人的权力,要求税务人员依法全面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检查权力和手段。例如在某些取证过程中纳税人拒绝签字的情况下,可以制作现场笔录,增强证据的证明效力。在纳税人无正当理由拒绝缴纳税款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措施。落实有关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法规对税务稽查的要求。
2、 二是更加注重风险防范。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概念,也是税务稽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税务检查的目的之一是发现税务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通过堵塞漏洞,防范税款流失风险,减少了纳税人涉税风险,以及降低税收管理人员出现渎职风险。要提倡税收分析和调研式的税务稽查。将税收分析和调研纳入到税务稽查的前置环节,对分析和调研发现的问题,积极实施税务稽查,堵塞税收漏洞,规范税务管理,实现以查促税、以查促管。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创新监督方式预防检查人员职务犯罪。稽查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没有制度的管束和外部严格的监督,难以做到不被“糖衣炮弹”侵蚀。首先要按照岗位分离、互相制约、相互监督原则设计检查流程,利用制度约束检查人员行为和自由裁量权,防止税务人员出现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
3、 三是更加注重信息技术。自金税工程实行以来,依靠信息技术,税务充分发挥了“以票控税”的作用,为国家建设的资金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信息化是实现税务稽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税收工作特别是税务稽查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海量数据无法适用老的人工模式去检查,必须实现现代化。必要要全面适应电子化查账方法,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研发电子化稽查工具去检查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下,税务稽查要积极去应用这些技术,实现移动办公,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数据分享和分析。
4、 四是更加注重人员素质。现代化税务稽查工作不能依靠人数去打“人海战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注意提升人员素质,依靠人的素质实施集约化稽查。要加强人员素质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开展多方面的业务素质培训。要实现人员合理配置。要实现人员在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年龄结构方面的优化配置。要按比例配备法律人才、财务人才、计算机人才以及数学人才。要多配备在从税十年以上工龄的人员,其次配备较多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不能缺少一定数量的年轻同志。
5、 五是继续提升硬件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良好的设备设施,无法适用现代化稽查的高效率要求。要配备性能更加优良的电脑、多媒体录制设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等以提高效率。现代化的稽查必然要求现代化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