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要了解一下家庭的抚育环境是不是存在过度替代的一个问题。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父母主要是给宝宝提供营养丰富、适合宝宝年龄和发育进程的一些多样化的食物。
2、父母决定宝宝什么时候吃饭,在哪里吃,几点吃,父母的饮食行为会影响宝宝的饮食行为。孩子有选择吃什么的权利,也最会决定自己使用什么餐具,每餐能吃多少量也是孩子自己决定的。
3、每一顿饭宝宝能不能吃光,能吃多少,家长不要干涉,让宝宝自己来决定。建议让宝宝跟大人一起上桌吃饭,父母应该起到一些示范的作用,就是父母认认真真的、专注的、很香甜的吃饭,宝宝也会学习这种行为。
4、如果宝宝因为这个做出改变,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他肯定和表扬,这用这种奖励的一个机制,来鼓励宝宝学会自己吃饭。
5、再就是可以使用正强化的作用,让宝宝爱上吃饭。刚开始不要在意宝宝吃什么,吃饭的过程中让宝宝自己去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先让他爱上吃饭,以后再慢慢给宝宝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再者还要给宝宝营造一个好的吃饭环境。
6、人都是趋乐避苦的动物,如果吃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板着脸或者喋喋不休,宝宝的食欲也是很差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环境,不妨放下手机,关上电视,播放轻柔的音乐,在这种环境让宝宝进餐,宝宝会更爱上吃饭。
7、有一些宝宝吃饭点不好好吃饭,去玩、去跑,到了饭点就嚷嚷要吃饭,可以采取一些消退的办法,就是到了饭点,把饭提供给宝宝,不管宝宝吃的过程什么样,也不管宝宝吃了多少,只要饭点一过就把饭抽走。如果宝宝又嚷嚷着要吃,父母一定要温柔地、坚决地跟宝宝说,到了饭点有饭吃,过了饭点是没有饭的,一定严格执行,几次下来宝宝就会明白,到了饭点只能吃饭,不能玩耍的概念。父母还要让宝宝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过程,让宝宝爱上食物,喜欢上食物,加强对食物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