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指的是尚未毕业的学生到用人撮劝丛食单位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实习分为两种情况:1. 一类是学生自己找的。实习期一般为几个月到十几个月不等。因为实习人员的学生身份无法参与五险一金的缴纳,所以通常情况下对于实习阶段,用人单位不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签订实习协议。签署实习协议应留意:签署实习协议时,要明确实习时间、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实习内容等细节。其中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 另一类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如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这类实习类似于校外的社会实践,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用人单位可能会给予实习人员一定的劳动报酬,但在这种情况下实习人员一般不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2、三方协议:三方协议由芋黹抵榀各地教育局制定,签署顺序为:学生> 用人单位> 学校(由学校发给学生签署,学生填完交给用人单位签署,用人单位签署完由学生交给学校签署)。 具体流程是:1. 学校统一发放三方协议( 如果没有统一发放,可以凭单位接收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本学院领取) 。2. 毕业生领取三方协议,自己保存( 一式三份) 。3. 毕业生填写个人信息( 必须是本人填写,复印无效) 。4. 找好工作后,由用人单位填写三方协议,并盖章( 单位名要写全称,不能出错) 。5. 学校填写三方协议并盖章,正式生效( 个人、学校、用人单位各留一份存档) 。要注意的是,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方签署三方协议后,即使学校方面尚未签署,毕业生要解除三方协议的话,也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后才能向学校申请新的三方协议。
3、派遣证及干部身份:当你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你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派遣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道,就此开始计算工龄,而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派遣证一式两份,一份是派遣证,另一部分是报到证。派遣证在你毕业后将放入你的档案,由学校将档案派遣到你的单位(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单位拥有档案保存资格那么你的档案就放在单位,如果没有,那单位应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类的档案保存处。如果你没工作,那你的档案就派遣回原籍)。而报到证则交由你手自行保管。必须重点说的是,很多人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把报到证丢了,而当若干年后单位希望将你提干要求出示报到证时,很多就没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开证明,这时的证明可就没那么好开了,所以还是要保管好
4、劳动合同:必须清楚地知道和自己签约的单位究竟是哪个单位,清楚用人单位的公司注册名称是什么。如果没有与正确的用人单位签约,可能会面临福利待遇下降的情况。签协议的时候要看清合同双方。通常劳动合同只会出现两方,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
5、户口:集体户口是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这个集体户头可以是某个没有亲属关系的个人,或者单位。通常情况下集体户口与个人户口无异;但如果挂靠的是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单位集体户口是在你还是单位的员工 的基础上有效,一旦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户口迁移。个人户口也就是家庭户口,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户口了,具备单独立户条件,其户籍关系挂靠在自己或者配偶/ 直系亲属的房产上的居民户口。
6、档案:大学生在入学时,档案会调入学校,由学校代为保管。毕业时如果找到工作,需调出。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考研),可向学校申请延缓就业,由学校代为保管,最长2 年时间。在2 年内找到工作后,可会笑办理档案迁移,迁移至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
7、报到证:只要是正常毕业,非继续就读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报到证,报到证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丢失,很难去进行补办,每年7月左右为报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