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禁忌

时间:2024-10-11 19:39:58

中小舌哆猢筢学心理健康的禁忌具体如下:

第一,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第二,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第三,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第四,忌苛求。

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 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 我行我素。

第五,忌放任。

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禁忌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通过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使学校和家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变认识误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强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配齐学校心理教育需要的专、兼职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规模大,他们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和学校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更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干预。

4、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查。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辖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以及各种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督查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施行。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