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原名卫鞅,卫国后人,早年的商鞅受法家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深爱法家学术,法家的新一代代表人物。早年,商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也深知商鞅的才华,一直留在身在,在公叔痤去世之前,曾经推荐给魏惠王,说:商鞅非常有才华,可以重用治理国家,魏国可以称霸天下。当然,公叔痤也向魏惠王建议,如果不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商鞅,一旦为他国所用,必然魏国遭到重创。当时年轻的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并没有当一回事情,当然,也把公叔痤的遗嘱当作耳边风。公叔痤去世后,商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
2、商鞅到秦国之后,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开始在秦国进行实地勘察,为变法做准备,可是,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遇到秦国旧贵族代表甘龙起来反对变法,商鞅的变法深刻的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秦国旧贵族的激烈的抵抗。旧贵族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当时中原各国都已经进行变法改革,吴起在楚国改革、韩国申不害变法等等,最后都中道停止,变法虽然取得一时效果,不过都触犯了旧贵族利益,最后都惨死。
3、在秦孝公的强力支持下,商鞅在秦国全面进行变法二十年左右,秦国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秦国铸造出一支虎狼之师,这支虎狼之师在随后一百多年中,威慑山东诸国,最终一统天下。在秦国变法二十余年,商鞅带领秦军收复河西。商鞅 因为军功,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