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什么是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
2、二、问题导学的第一个环节 提出问题是关键,提出第一个问题更是关键,提出第一个问题就象射出一支箭,好的提问直击问题的心脏,差的提问事倍功半。
3、三、好的问题的三个特征 1.有明确的目的。如一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是要锁定本节“为什么要学”。 2.符合学生由的认知规律,承上启下。 3.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生产学习的欲望。
4、四、差的问题的三个特征 1.目的不明。不能锁定本节“为什么要学”。 2.信息量太大,杂乱无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问题要么太陈旧,要么太新鲜,没有形成对比。
5、五、杂乱无缒幡卞渔章的例子 下图中,是某位教师的《对数》备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对数源自指数方程,理解没有对数则有些指剞麽苍足数方程虽然有解,但没有办法表示。编者给出了一个人口问题的函数。 显然,这样的提问信息量太大,且没有明确的承上启下,没有达到为什么要学对数的明确目的。
6、六、正确的提例子 下图中,是另一位教师的《对数》备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问题简明,学生可以操作思考,然后在顺利的操作中即拎粹蠃账复习了上节的内容,也产生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学生自身产生要学的动机,从而为实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七、归纳 1.问题导学关键是"第一个提问” 2.第一个问题要直击“为什么要学”这一个心脏 3.第一问题要简明扼要、承上启下、学生马上可以动手操作 4.第一问题好不好的表现为能否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