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认为,作为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学前班只是单纯的小学“提早教育”,其实不然。学前班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阶段。它的重要,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体现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上。
工具/原料
学前教育资讯
学习习惯方面
1、“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是养成的,已养成的习惯也是最难改变的。
2、孩子在幼儿园长达3到4年的生活中,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禾孀嵛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可是这些看似良好的习惯,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却变成了孩子学习的障碍。比如幼儿园的课时安排为30分钟一节,进入小学后变为一节课40分钟,孩子们早已习惯的节奏被打乱,一节课多出来的10分钟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开小差了。
3、在学前班,孩子能提前体验小学生活,把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调整过来,提前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任务意识。
生活习惯方面
1、孩子们在幼儿园下课后,至少有3、4名老师照看、陪伴、汰拶珏茧监督他们的安全,孩子的活动始终在老师们的监护之下。当他们进入小学后,这些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所以,孩子们要学会自己阖嚏逵藩照顾自己,时刻注意安全。除上述以外,吃饭、休息、每天的上学、放学,与同学们的关系等等问题,都是与在幼儿园完全不同的,这些都是需要孩子去学习和体会的。
2、如果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会让孩子们更快的接受和适应变化,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心态方面
1、心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好的心态决定好的结果。让孩子们抱着一种憧憬、期望、自信进入小学,想必是家长们最希望看到的。这种心态的培养,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完成:兴趣、习惯、方法、知识。
2、通过适当的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专门的训练让孩子禾孀嵛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孩子学会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合理的课时安排和教学目标教会孩子知识。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快乐;有了好的习惯,学习就会变得主动;有了方法,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有了知识储备,就会变得自信。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取快乐和自信才能让孩子获得好的心态。
3、因此,作为幼小衔接的学前班如果能够给予适当干预和引导,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适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