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挢旗扦渌;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 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 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2、补虚正气粥: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钱砀渝测(或党参15-30克),红糖少许,大米100-150克。先将参、芪切为竿铖疬些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煮沸,再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第一次与第二次煎药液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大米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白糖即可。亦可将人参研粉,调入黄芪粥中服食。可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适用于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弱、久病消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3、复方黄芪粥:生黄芪、生苡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橘饼2枚。将内金研为细末备用。先以水60毫升,煮黄芪20分钟,去渣,加苡仁、赤豆,煮30分钟,再加入内金、糯米及清水适量,煮至粥熟,分两次服食,食后嚼服金橘一枚,每日一剂。可健脾益肾,对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尿蛋白亦有效。此方在肾阳虚、肾气虚弱的情况下使用最为适宜。肾阴虚,脉细数,舌质红绛者,不宜用。
4、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