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纪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亚健康状态可表现为四个方面:
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情感障碍、恐慌、焦虑、神经质、冷漠,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人际关系难以协调。
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亚健康明显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学习质量,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疾病前状态,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中华医学会曾对33个城市的各阶层人士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结论是:我国亚健康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50%,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而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除了管理者外,亚健康状态出现在多数白领阶层身上。如果对自己身体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设法判断现自查:
——平时会出现头发经常性、持续性的脱落。
——时常会感到情绪有些抑郁或者烦躁。最近越来越记不住事情,明明是昨天刚想好的事,今天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经常失眠,早晨起床精神倦怠,睡眠质量糟糕。
——吃饭提不起兴趣,即使是平时最爱吃的菜也感觉味同嚼蜡。
——体重越来越轻,或有减轻趋势,经常感到无法消除疲劳。
——内心深处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
——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
——有白闭症式的渴望,不愿面对同事和上司。
——抵抗力越来越差,经常感冒。
——性能力下降,妻子(或丈夫)对你表示了性要求,但是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欲望。
我们通常说人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称之为“亚健康”,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末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指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不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以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