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时间:2024-10-13 04:21:39

1、由来  福建土楼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起源于唐朝陈行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以生土夯筑的外墙为承重墙,内部以穿斗式为主的木构架,层以上的的封闭式围合楼房。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2、华安土楼  华安土楼周围,自然环境以低山丘陵为主,居住着汉民族客家民系和福建民系,生活方式延续着古代中原汉民族的传统习俗,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  在保证基本的生产、生活等功能的同时,突出了其良好的防御功能,是一种聚族面的大型民居建筑。在选址上充分重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多生朝南、依山傍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许多土楼依山势而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3、二宜楼  二宜楼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为单元式的圆土楼,素有“圆土楼之王”、“民居瑰宝"、“中国民居壁画博物馆”之美誉。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4、南阳楼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始建,坐东南向西北,圆形,双环。楼高13.25米直径51.6米,兼有通廊式与单元式特点。  全楼内外两环,设四个单元,各有梯道上下,每个单元均为七开间,包括门厅通道在内全楼共96间房,三层设内外通廊沟通,颇有特色。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5、东阳楼  位于南阳楼西侧,建造于清嘉庆2年,为方形土楼,按中国传统“风时”理论意合“狮子踏印坐西北朝东南,占地2200平方米,面阔45.81米,进深26米,主楼有住房36间,厅4个,内通廊式。整个建筑皇前低后高,等级分明。其构思己由防御为主向追求舒适转化。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6、升平楼  建造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迄今400多年,是福建第一座也是现存唯-一座外墙用花岗石条筑成的圆楼,外部设计像防御的城堡,而内部如普通民居,  天井用条石纵横铺成八卦磨盘状。亲临其中,如同走进充满光辉与荣誉的古罗马竞技场,让人浮想联翩,它是早期福建土楼在防御功能探索过程中的一一个重要标本。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7、齐云楼  建造于明万历十八年( 1590),至今430多年。它位于一座小山上,平面呈椭圆形,系由唐沪枭诽纾代名将郭子仪的后商迁闽时所建。  土楼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除内部的房屋倒塌了一些外,其外墙大体完好,仍巍然屹立。传说清初期有些反清复明人士退守到齐云楼,被围到粮尽时,开始有人突出楼去逃生,结果从生门逃出的人大多数生存下来,所以后来此门就被叫做“生门”,而从死门逃出的多数被抓砍头,后来此门就叫做“死门”。  后来楼里人按相应的规矩,婚嫁迎娶都从西门生门)进出;而遇上出殡葬,则-律从东门(死门)进出。由一个悲壮的传说带出了个奇特的名称及风俗,颇具风趣。

福建华安县土楼攻略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