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五“勤”戏[绡往对捻摘要]“业精于勤,荒于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在“勤”上下功夫。只要做到脑勤、嘴勤、眼勤、耳勤、体勤,传道授业不愁不精,班级管理不愁不优。[主题词]班主任 有心人 勤于动脑 勤于谈话 勤于发现 勤于倾听 勤于家访班级管理----五“勤”戏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集体的建立并非找一个教室,配几个教师,分几十个学生,选几个班干部就完事了,必须对之施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的整体;而真正班集体的形成,班主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班级工作,班主任如何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呢?我认为大可做个有心人,在 “勤” 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勤”班主任老师在传道授业时不愁不精,在班级管理时不愁不优。话虽这样说,但真正把“勤”落到实处也绝非易事。我从数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比较有效。一、脑勤这里说的脑勤就是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思考。在新时期班级工作面前做一个勤于动脑的管理者。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班级工作必须把握时代特征,清醒认识并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另外,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教师的文化素养,师德修养以及班级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效,做为教师队伍的排头兵…… 班主任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则更为重要。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班主任要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这就要求班主任敬业爱岗,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因此,班主任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充分掌握业务技能,还要钻研教育及管理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及管理方法,深入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只有这样,才有能力把班级管理好,真正成为以身示范,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师”。书上得来的知识、经验丰富了我们的大脑,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但迅速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还需走出去、请进来。做一个勤于动脑,博采众长的“小蜜蜂”,主动到兄弟学校参观取经,听取兄弟学校班主任的先进做法;与本校优秀班主任进行座谈,听取其过去较成功的教育实例,并结合自己班级特点认真实践。这样会使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加主动有力。二:眼勤俗话说:善教须先知人,知人才能善教。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家庭状况等,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及时开展教育,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了这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因此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做一个眼勤的人,做一个眼明的人,才能成功地作好“育人”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善于发现班级中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身上的问题。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多表现为思想品质差,行为习惯差或者学习成绩差,他们也许是班级中的一小部分,但对班级的影响却极大。究其生成原因不但有智力品质缺陷,知识技能掌握的缺陷,身体发展的缺陷,也有不良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上的缺陷。当然还包括家庭,周围文化和生活环境这些校外因素的影响。班主任要擦亮眼睛,及时发现他们及他们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科学地诊治。其次,班主任还要留意班级里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倍受钟爱。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可爱的毛病”。班主任如若不及时疏导,也会影响其健康成长。比如他们觉得自己优于别人以致于产生高傲的心理;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听不得反对意见,产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虚荣心膨胀自私自利的嫉妒心理;一旦遇到困难表现的意志薄弱,不堪一击的脆弱心理;把自己封闭起来的自闭心理等等。这些都是生长在优秀学生心灵深处的毒草,本来就很隐蔽,加之优秀外衣的掩盖,班主任不明察秋毫很难发现。试想不能发现,又怎能疏导。最后,班集体的一什一物、一点一滴、一步一着、一举一措等等,班主任无不应该历历在目,做到了然于胸。不然的话,班主任岂不成了睁眼的瞎子,面对班级也只是盲人瞎马,既损了自己的名声又害了学生的发展。三:嘴勤嘴勤也就是要求班主任要勤于同学生谈话。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也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话几乎人人都会说,但要说好往往不易,特别是向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谈话讲究艺术。首先要做好准备,全面地了解学生是前提,了解学生越深,掌握情况越多,谈话越从容、越深入,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其次要注意方式。不同人、不同事、不同情、不同境方式各各不同。可低声耳语,可高声呵责;可躬身俯首倾情说道,可搭肩执手娓娓叙叨;可讲台上侃侃而谈,可僻静处悄悄说话。面对巧舌如簧者需单刀直入,有的放失;面对口拙内秀者需循循善导,激将诱使;面对胆小心细者需谨言巧语,推心置腹;面对暴躁易怒者需小火慢功,以理服人…… 其三,好的风尚,对的行为,优的表现班主任应把表扬变成一阵春风,让班级里的花儿遍地开放;坏的风气,错的行为,差的表现班主任要开好“病例说明书”,就地治疗,让全班同学一起关心他的“病情”。俗话说:好话说三遍,鸡狗不耐烦。因此,嘴勤尚好也勿贪多。表扬多了容易鼓满学生虚荣的风帆,成了浮夸;批评多了容易变成疲劳的“轰炸”,成了“婆婆嘴”。因此还是要有个度。四、耳勤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与人的一般沟通中,听占40%。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注意倾听班级的声音,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才能做到适当及时的反应和引导,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意倾听学生的苦闷和欢乐,倾听学生的忧愁和喜悦,倾听学生的愤怒和平静,倾听学生的消沉和奋进,倾听学生的自卑和自信,倾听学生的自满和自强…… 在倾听中化解矛盾,在倾听中和谐关系,在倾听中消除隔膜,在倾听中厚重感情,在倾听中显扬个性,在倾听中鼓满帆翼…… 倾听学生的心声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勤于实践,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另外,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还善于倾听来自学生、家长、同事等人的反对意见,一个再优秀的班主任,他的思维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不可能考虑的绝对周全,所以有时候也应注意听别人的反对意见。如果一个班主任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从来不听任何人的意见,那么他只会自讨苦吃。一个从善如流的班主任,无论是什么人的批评或建议,他都能洗耳恭听。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一个勤于倾听的班主任不是更容易取得成功吗?五、体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还应该勤于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家长、老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和一种有效形式。班主任要从教育目的入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家访。让家长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让学生认清自我,学会尊重父母,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班主任虽劳累了身体,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班主任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轻松。但话又说回来,家访也要注意不能陷入误区。不能把家访只淡化为电话家访,书信家访,带话家访或“千年等一回”;也不能把家访演绎为上门告状,兴师问罪。家访是家长、老师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平台。班主任要勤于家访,让家访成为家校联系的润滑剂,学生进步的助推器。水平差的班主任用一种方法管理50个学生,水平高的班主任用50种方法管理一个学生。教育工作是一项精益求精的事业,要像修炼医术那样来修炼“教术”,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立足“勤”字班主任老师在传道授业时何愁不精,在班级管理时何愁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