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现代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的兴趣和个性得到充足的发挥。因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父母要给予尊重,即使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你的期望有所差距,只是是正常的爱好,就要尊重孩子。孩子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坚持不懈、意志品质才能得以训练,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
2、接受“试错”对于孩子而言,4-10岁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感兴趣。因为此时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对于兴趣爱好而言更是如此。可能孩子跟家长说我想学弹琴——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只是出于好奇和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受,他发现自己实际并不真的喜欢这项活动。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做“试错”。
3、试错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时候,家长会跟孩子说“我吃过XX的亏,这是韦蛾拆篮经验教训,你不要做XX了。”但是这种说教对孩子根本没有用,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可能还会因为叛逆,将家长的禁止令当成催化剂。当然在兴趣爱好方面,他因为好奇的原因开始说喜欢,一经详细了解可能发现并不适合自己,那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让他在内耗中坚持了。如果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可以继续试,直到找到孩子真正爱好的。
4、一定不要因为“坚持出真知”而逼迫孩子璞需要雕琢成美玉,是需要前提的。红木再怎么雕琢都不会成为美玉。试了一年了,孩子依然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至少说明孩子对于目前所学的内容领悟能力并不强。与其逼迫孩子继续学习,倒不如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东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琴棋书画有的是,最终总会找到一个自己孩子适合,孩子又喜欢并且执着爱好的。
5、帮孩子适合的课外辅导老师很多父母给孩子找一位好老师。对于好的标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父母觉得教学水平的高就是好。有些父母认为有耐心的就是好老师。事实上,这要看孩子的年龄情况。
6、若你的宝宝只有4-5岁,并非一定要找一名教学出色的老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动,且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思维也比较活跃,最好给孩子找一个有耐心且了解心理学的老师。若宝宝已入学,最好找一位懂激励,会启发,可以正确引导宝宝的老师。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学习能力,最好是有经验的老师来教,孩子的特长发展是极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