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龟编织方法

时间:2024-10-12 12:12:38

1、背:分成三大片:中片由四个六边形连接成条,两边两片是上下各一个半六边形、中间三个六边形。分别织完两边挑起若干针再合缝而成。 1、中片织法:织一个六边形,用深色线片织。先起20针,第二行平织三针,加一针,中间织平针,当左边余三针时加一针,平织三针;织一行上针……如此加到40针开始减针。 平织两针,“挑减”一针,中间织平针、左边余四针时并减一针,平织两针;一行上针,如此减到20针(不织平针了),把线留在左边(一个六边形),准备分界; 分界:从右边另换深黑色线,平织三行,把线留在左边;此时深黑色线和深色线都可以剪断打结。 织另一六边形:从右边再换浅色线,织下一个六边形;如此共织四个(更换线色、分界)不再分界了,锁边(或用线穿起来,留到串织大圈时不用再挑了)。 2、边片的编织:先织半个六边形:用浅色线起12针片织,平织三针,加一针,其余织平针(注意这片是右边加针,另一片就是先平织,左边加针了)如此加到20针,织分界,再织两个六边形后织半个六边形(注意换色线),锁边(或用线穿起来,留到串织大圈时不用再挑了)。 共织两片,左右各一片(注意左右加针的方向不同)。三大片织完。 拼背:注意织的起针行和结束行的方向,三片放一致(起针行全部在下面或者上面)。 缝合相邻两片:每片挑起约80针,用深黑色线缝合。(缝合的方法:正面两根挑起针并拢,另一根针同时穿入两根针的第一针织出,再同时穿入两根针的第二针织出,并把织出的两针合并为一针)背部完成。

2、织大圈:用深黑色线从脚部半六边形处(别从头部接头不好看)沿缝合的龟背外挑针约280针(长80 宽60),260-280均可。 深黑色线平织三圈、深色线平织十圈、浅色线平织三圈(中间),再深色线平织十圈,深黑色线平织三圈。

3、缝大圈:深色线用钩针把大圈上的280针与背圈钩在一起,每钩一段(估计再三寸)要塞好珍珠棉(塞时一定要非常紧,可以用小棒向里塞),最后一点(约两寸)先塞珍珠棉(多塞点)再收口,收口后把棉花匀一下(往刚才缝处松松)。后调整整圈棉花的松紧(紧处往松里塞塞)。

4、脚四只:深色线片起3针,每行两头第二针各加1针,一行上针;加到29针,织13针、中间3针三并一(左边还应有13针),以并好的一针为中心,再分别从左右取一针,三并一……一直到余下一针。挑起周围共30针,圈织24行。收边,留下缝线约6-7寸。

5、织头:深色线留下缝线约6-7寸,起30针圈织14行,换浅色线织4行,换深色线织4行,换浅色线织4行,再换深色线织6行后,这行隔两针加一针织一圈(45针了),织24-28行后,每15针三并一(即织12针后,三并一),行行并(到上行并针的地方就并),至一针。

6、尾巴:深色线留下缝线约6-7寸,起24针圈织22行后,这行每8针两并一(即织6针后,二并一),一行平针,(隔行并一隔一行到上行并针的地方就并),直到最后两针并一针。

7、肚皮:片织一条条深、浅色线间隔线(每色6行)。先深色线起40针,织3针加一针(两头加)其余平针,一行平针。加到70针(注意换色,已经5条)。中间各织5条(6x5+6x5=60 行),已经15条(由于手松紧不同,可以常拿出织好的背部比一比,不够再织),开始减针,两头减其余平针(平织两针,挑减一针,中间织平针、左边余四针时并减一针,平织两针);减到40针,收边。

8、组合:头、脚、尾巴塞好珍珠棉,(塞时一定要非常紧,特别是脚,紧了才能站住),用大针缝好口。 头、脚、尾巴放到适当的位置(注意头应该在中片的正中)用线缝好,最好用同色线缝紧,否则容易露出缝线。 肚皮也固定好(临时针)。 再从前后腿之间靠前腿处钩合(本人觉得用钩针好,线长短自由),(有人不会钩,用针缝毛线的长短受限,每针都要拉出来进去),连接好肚皮和大圈(注意把头、脚、尾巴缝合整齐),转圈缝到后腿处暂停,塞好珍珠棉再用钩针缝合。 缝眼睛:两个,中间有孔的黑珠,缝到合适的位置。最后让头昂起:头用线(两股)在适当位置从头下部连到大圈中心穿过到肚皮,两根(都两股)都下去,相隔一公分,两个线头在下面扎紧,要不头就沉下去了。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