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花原料-坨粉的来挽翔庠钒历 教你传统工艺
红薯从地里挖出里,去泥洗净。注意这里是从地里挖出不经过储藏的红薯,新鲜的。
晾干后,搅碎。这个过程太长,选择机器搅碎的,农户几家商定一起把红薯拖过去,一起了重量足,人家好才好开机。机器在搅碎的过程中会流出大部份的红薯汁,这个就是红薯粉--即坨粉。
如果手工的话就真麻烦,先一个个切碎了,装麻袋里用木锤打出粉来。
有听说过借水力锤粉的,其实就是古时锤米的家伙什。
机器搅碎后的红薯渣不能丢,因为机器并不能完全逼出红薯里的精华,麻袋或者蛇皮袋拖回来后,还需要滤出剩下的粉来。
地上放一口桶或者缸,空中悬一钩,钩下悬一纱布形成的漏斗,就利用纱布的细孔来过滤出坨粉。
懒人也有懒人的办法,直接将装搅碎后的红薯袋子垒起来,放在一个盆上,支起木板。再在袋子上置重物,这样靠重力压红薯渣,自然会流出来粉。但这个方法只能取出一点点的粉,大都因为水分一干就流不出来了。
接住的流出来的一开始是呈液体状,随着冷却与时间加长就形在了白色的块,这个块才是真正的坨粉,摸上去滑腻腻的,吃起来也是滑腻腻的。
-----
湘潭一带的南粉-其实就是红薯粉--也就是坨粉不再是块,加工成了线条而已,这样就可以批量的形成菜肴了。
小摊上卖什么酸辣粉--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