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生活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离奇事儿,近日一父亲带孩子去公园玩捉迷藏,没想到这位父亲竟不顾自身的安全,藏到湖里用芦苇呼吸达40多分钟,这是相当危险的,很容易出现溺水。那么如何才能防止溺水呢?溺水自救的方式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为您带来相关信息。
公园捉迷藏 父亲藏湖里危险指数太高谨防溺水
陪着孩子捉迷藏,是很多家庭常玩的亲子游戏,孩子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过如果家长太过投入,藏得太“好”,游戏的娱乐功能可能就大打折扣。日前,一则“公园捉迷藏,爸爸藏湖里”的微博引来网友围观,不少网友在表示惊讶的同时,调侃“这是用生命捉迷藏的极品老爸”。>>>男孩酒店泳池溺亡 游泳防溺亡知识大盘点
近日,福州西湖公园,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男孩哭泣不止。原来,小男孩和爸爸在西湖公园荷花池边玩捉迷藏,一人藏一人找,轮到爸爸藏时,小男孩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民警陪着男孩找了40分钟才找到男孩父亲。询问得知爸爸躲在湖里,伸出一根芦苇呼吸。
网友土炖土鳖直接笑喷了,“我想像了一下这个画面……最近笑点实在是太低了。这‘坑’娃的爹啊!”>>>企业家被强按入水溺亡 防溺水自救知识有哪些
网友乔南老祠堂表示,“我以为《西游降魔篇》呢!跟儿玩躲猫猫都玩的这么敬业,真是极品老爸!”#p#副标题#e#
防溺水的方法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
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厦门3名未成年人溺亡 防溺水安全知识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
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武汉跳江10秒内跳2人 专家讲解溺水安全知识
5、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
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p#副标题#e#
溺水自救方法
一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释小龙助理在泳池溺水身亡 专家讲防溺水常识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 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重庆十余名小学生下河洗澡四人溺水身亡
结语:父爱大如山,但是每一位父亲都应该合理的安全的展现对孩子的爱,像上述新闻中的这位父亲,显然就没有顾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湖中太久极易导致溺水的情况发生,这样不但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万一出现悲剧,这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呢?所以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自身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