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下雨小麦可以撒尿素吗

时间:2024-10-21 11:46:42

惊蛰过后下雨小麦可以撒尿素

老话说得好,春雷响,万物生。惊蛰时节最明显的气候特征就是,气温回升迅速,雨水明显增多,农忙时节真正开始了。在惊蛰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3℃左右,跟雨水节气相比,升高了3℃以上。

惊蛰这个节气不仅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同时日照的时长也有明显的增加,大家都会感叹这是“好春光”。不过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是特别稳定,气温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惊蛰过后下雨小麦可以撒尿素吗

所谓的“惊蛰”也就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开始有了春雷。此时,万物复苏,小麦孕穗,油菜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近期苏皖各地有雨雪经过,基苗肥不足的田块,可以趁墒施肥。【气温低于-3℃,麦子地上部停止生长,但其地下部根系会继续缓慢生长。播种时没有施氮肥或者氮肥用量少的(每亩不超过10公斤尿素,麦苗落黄),可抓紧每亩追施7.5~10公斤尿素,使麦子能壮苗越冬,根系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春季返青时苗壮、根系发达,为高产打下基础。】但是需要注意:在施肥时间上要适当,大雨大雪之前不宜撒施尿素等速溶性肥料,否则可能造成肥分淋失,利用率下降。

尿素水溶性极强(在空气中就可以吸湿溶化),而且不容易被土壤吸附。小麦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施入麦田的尿素,需要在脲酶(土壤微生物可产生脲酶)的作用下经水解形成铵态氮(NH4),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与尿素相比,铵态氮更容易被土壤吸附,不容易随水流失。近期温度低,施入土壤中的尿素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一般需1周以上)才能转化为铵态氮。

施尿素后短期内遇中雨或大雨,尿素极易随地表泾流流出田外,或者随水进入土壤深层,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被反硝化成为氮气(氮气是大气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造成肥分损失。植物体是有激素存在的,若无激素存在,就没有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认为,植物体的激素分为生长素,赤霉素,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大激素。这五大激素是在植体内合成的,它们都对植物本身有独特的生理效应,从生产部位输送到作用部位,充斥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全过程。若没有植物自身所生产的五大激素,也就没有植物体的存在。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