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上,金川公司代表队的5000米长跑选手白**,跑前他的队友基本上都拿到了奖牌,而他才开始参加自己的第一项比赛,所以他非常希望拿到冠军。比赛开始了,只见他奋力向前而处在了领跑的位置之上,就这样在十二圈之内他一直以较快的速度领跑,忘记了教练赛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合理分配体力,当终点冲刺需要极大的劲头和活力时,他却因身体力量不足,呼吸肌不能得到调整而无能为力,前摔跟头,后挫屁股,眼睁睁地看着50米不到的终点线,后面的队员一个又一个地超过了他。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领跑的跑在前面,一方面他要奋力向前跑,另一方面他还要关注后面谁能赶上他,你想一想,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他只能时刻不停的保持着速度和耐力丝毫不能松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能一直坚持到跑过终点吗?我想上面的例子已经作了具体的回答。而跟在其后面的运动员却能根据前面的情况来调整速度,这样就有了稳定的心理因素,他的节奏和速度就会因为有领跑者而时刻调整着,必然会节省很多体能和减少很多的心理压力,在终点冲刺的时候调动所节省下来的体能而奋力向前冲,超过领跑者,夺得冠军。
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人和一个没有负担的人一起参加长跑比赛,到了冲刺时,谁能跑得更快,结果还用说吗?比赛如此,高三的学习也是如此。一旦我们的成绩处在了前面,我们不仅要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学习,而且每次考试前还总顾虑着谁会超过自己,这样一来就等于自己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所以高三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看淡名次。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有人超过自己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样会让我们有时间来反思、分析、归纳和总结自己,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的节奏和速度,恰当的找好自己追求的目标,这应该是件好事。其实,在整个高三阶段就好比是一场长跑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这场比赛中的运动员,每次考试都是比赛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冲在了前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参照物(领跑者)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把一米一米的赛程抛到自己身后去,等到高考这个最后的终点冲刺的关口,再爆发出自己全部的潜能,奋力一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杨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