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与孩子沟通。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需要随时把握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动向。有的孩子一直学习比较认真,突然懒散下来,家长就需要了解其是否在生活或学校遇到什么烦恼。
2、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社会阅历、思维方式不同于成年人,自然不可能有成人一样的自制力,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自己约束自己,这不仅仅需要口头上的言语,更重要的是行动。坚持陪伴孩子直到其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
3、孩子也需要休息空间。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存在倦怠期。当我们处于倦怠期时,需要的不是强迫自己继续,而是适当的休息娱乐,过分压抑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
4、允许孩子多余同龄人交往。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与同龄人交往会染上恶习,其实这是家长应该引导的内容而非制止,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朋友越多越能够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吸收朋友的有点,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5、保证孩子日常所需营养。很多时候,孩子并非不爱学习。记忆力不好、专注度不够的原很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6、让孩子体验生活。小孩子年纪太小,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让其在空闲时间体验生活,亲身体会学历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性,也是激励其刻苦学习的动力。
7、父母在孩子面前多看书学习。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有时候家长也不要以为追究孩子的过错,试想如果家里面父母都爱看电视、玩分囗拮蟀手机,那有怎么要求孩子热衷于学习呢?小孩子本来就处于人格的塑造期,父母又是他们最亲近的人,自然他们也更容易追随父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