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

时间:2024-10-27 15:23:42

1、概况由弗洛伊德在总结其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技术和效果后创立,又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后,从这个学派中又分离出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这些体系虽然与原来弗洛伊德的观念不同,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视为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延伸。因此称这些人物为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七人,那就是杨格、阿德勒、沙利文、荷妮、佛洛姆、埃里克森、赖克。

2、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 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由于人格平衡被打破。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3、主要理论(1)意识与潜意识理论:意识——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无(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和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2)本能理论:在早期理论中,佛洛伊德根据生物的分类法,把本能分为两种:①自卫本能─包括饥饿的本能、危险害怕的本能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便会导致死亡。②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爱本能,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便会导致人格的改变和精神官能症的产生。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杀和破坏的行为,这使他感到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自我毁灭的本能。生之本能—爱和建设死之本能—仇恨、侵犯(3)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 –原我 —快乐原则自我(Ego) —现实原则超我(Super ego) —道德原则

4、(4)性本能及人格发展理论:泛性论——Libido弗洛伊德所谓性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和兴有关,他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常驱使人们去寻求快感,并把它称为“力比多”。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