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提出好问题

时间:2024-10-14 08:59:28

1、澄清真正的问题。方式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问。如何提问?有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我的阅读理解总是得不了分,怎么办?擒歙常泺那么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这样去自我提问: 阅读理解主要哪些类型的题失分严重?如果是归纳主旨大意题,那是由于表达不准确,还是归纳不到关键点上,还是造句语法有问题。如果是最基本的句型语法就有问题,那这位学生向他人求助时,应该问的问题是如何去写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当然,还可以继续提问下去,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2、澄清本质问题后,要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途径有两条: 先从自身出发,思考我自己能否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我去收集哪些资料,寻找哪些资源,如课本,笔记本改错本等。若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需要向他人寻求帮助,那要思考我向谁求助最便捷?同学还是老师?若是同学,哪位同学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到我?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 “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4、提问题后要放入体系,反思改进、很多舌哆猢筢学生在解决了问题之后,往往就认为自己搞懂了,便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旁去攻克其他问题。事实上,所有的知识点或问题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一旦某一个问题出现,除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之外,还要思考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哪些是相关问题?这时候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也就是放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去思考,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体系的那一部分出现了问题,那么要把这一部分实实在在的全部解决掉。

5、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好学多问”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其思维的萌发,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课堂表现为“怕提问”。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