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品疏饯懒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呼鳏魇杰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本证相当于西医学所讲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诸多疾病当中,当咳嗽以突出主症出现时,方可称为咳嗽,若在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咳嗽症状,则不属于此病症。【病因病机】 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外伤咳嗽,外感咳嗽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无论外感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侵及于肺而致咳嗽,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 无非肺病。”【辨证论治】 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由于感邪的性质、 影响的脏腑、痰的寒热、火的虚实等方面的差别,咳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外感咳嗽1 风寒咳嗽 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或有 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治法:散寒宣肺。2 风热犯肺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 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治法:疏风肃肺。(二)内伤咳嗽1.痰热咳嗽 咳嗽痰黄,黏稠难咯,面赤唇红,口苦作渴,或有发热、烦躁不宁,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治法:清肺化疲。2.阴虚咳嗷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嗽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3.气虚咳嗽 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 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脉细少力。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湿 【推拿治疗】(一)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 揉太阳、推三关、揉二扇门、顺运内八卦、清肺。病例:艾家,男,4岁,3月20日来诊。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 鼻塞、流涕,经外院治疗后,鼻塞、流涕好转,具体不详,余症缓解不明显,遂 来就诊。现干咳,痰少,咽痛,唇红,舌尖红赤、苔白,脉浮。常规治疗:揉太阳100次,推三关200次,揉二扇门200次,顺运内八卦100次, 清肺200次。临床经验: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运耳后高骨100次,揉小横纹200次, 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苍龙摆尾各20次(儿推世家QQ/微信:654976421)。21日复诊,症状无明显好转,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髙骨改为200次。23日, 患者出现髙热,加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苍龙摆尾各20次。25日,症状明显好转。 28日,痊愈出院。分析:风寒束肺,肺气失宣。肺主卫表,司开合,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则 见咳嗽频作,喉痒声重;风寒外束,腠理闭塞,故而发热恶寒;风寒外袭,经气不畅. 见全身酸痛;舌苔薄白、指纹浮红为邪在表之象: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 推三关、揉二扇门,散寒解表;顺运内八卦、清肺,宣肺化痰。图片2 风热犯肺 揉太阳、运内八卦、清肺' 清天河水、揉肺俞、按弦搓摩 。病例:刘影 女,1岁,1月12曰来诊,因“发热、咽痛咳嗽"。患儿症见咳嗽,咽痛,痰黄黏稠,不易咯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常规治疗:揉太阳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清肺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揉肺俞300次。 临床经验: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运耳后高骨200次,按弦搓摩20次13日复诊,咳嗽次数明显减少。15日,口渴、咽痛明显好转。16日,恢 复正常。分析:肺开窍于鼻,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气道不利,故咳嗽不爽;肺主皮 毛,风热束表,客于皮毛,疏泄失司,故发热;肺热上熏于咽,则咽痛;舌苔薄黄、 脉浮红,为风热邪在肺卫之象。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揉太阳,解表淸热; 运内八卦、揉肺俞,宣肺化疾;清肺、淸天河水,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可配桑 叶6克,杏仁4克,生石裔8克,甘草1克,水煎服。(二)内伤咳嗽推小天心、补脾经、补肺经、淸天河水、补肾、摩中脘、揉天突、乳旁天枢、 乳根顺、运内八卦。内伤咳嗽在临床治疗时没有进行细分。久咳体虚者,加捏脊、补肾经;痰 多者,加揉丰隆;腹泻者,加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儿推世家QQ/微信:654976421)。【预防护理】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2.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以防外感。3.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4.发作期间,适当休息,多饮水。5.饮食宜清淡,避免腥、辣、油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