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实线部分为非跨区域路线,虚线为跨区域路线,箭头方向由供给港口(买入地)指向收购港口(卖出地犬匮渝扮),双向箭头则表示连接的两个港口为互补港口(任一个港口的供给物资刚好与另一个港口的需求对应),部分港口旁括号内内容则为港口内需求物资,“无”表示该区域没有贸易港口。部分港口在图中没有被线路连接的港口属于孤立港口,只有导出线没有导入线(即需求物资在同海域找不到供给)的港口属于半孤立港口。
小型贸易路线示意图
1、沉船湾(A区)
2、遗迹之海(B区)
3、西之海(C区)
4、宝蓝之海(D区)
5、赤海(E区)
6、风暴之海(F区)
7、荧光海(G区)
8、绯红之海(H区)
9、日出之海(I区)
10、迷雾之海(J区)
11、北海(K区)
12、青之海(L区)
13、旋涡海(M区)
大型贸易路线构造思路
1、高利润贸易路线一般从孤立港口和半孤立港口较为密集(如B5区域)的地方构造。(P.S.虽说这并不绝对但一般大型商路的构建思路确实是这样的)四优先原则:孤立或半孤立港口密集的海域优先、前期海域优囗寝嗵若先、附近小型往返或简单闭环商路多的海域优先、有中心岛的海域优先当舱量提升至一定程度以至于港内物资买空都还会剩余大量空间时可以就近跑附近区域的小型商路等待第二个月补货(二次补货前一定保证小型商路物资已经清空),视具体情况补货2-5次不等(建议当物价指数超过120%时就转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