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内存条DDR1,DDR2,DDR3?

时间:2024-10-17 01:07:29

1、 图中红圈圈起来的就是我们说的防呆缺口,目的是让我们安装内存时以免插错。我们从图中可以看见三代内存上都只有一个防呆缺口,大家注意一下这三个卡口的左右两边的金属片,就可以发现缺口左右两边的金属片数量是不同的。   比如DDR内存单面金手指针脚数量为92个(双面184个),缺口左边为52个针脚,缺口右边为40个针脚;DDR2内存单面金手指120个(双面240个),缺口左边为64个针脚,缺口右边为56个针脚;DDR3内存单面金手指也是120个(双面240个),缺口左边为72个针脚,缺口右边为48个针脚。

如何区分内存条DDR1,DDR2,DDR3?

2、 在不同的内存条上,都分布了不同数量的块状颗粒,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存颗粒。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规格的内存,内存颗粒的外形和体积不太一样,这是因为内存颗粒“包装”技术的不同导致的。一般来说,DDR内存采用了薄型小尺寸封装封装技术,又长又大。而DDR2和DDR3内存均采用底部球形引脚封装技术,与薄型小尺寸封装封装技术相比,内存颗粒就小巧很多,底部球形引脚封装形式在抗干扰、散热等方面优势明显。

3、  延迟值:一代比一代高   任何内存都有一个CAS延迟值,这就好像甲命令乙做事情,乙需要思考的时间一样。一般而言,内存的延迟值越小,传输速度越快。   从DDR、DDR2、DDR3内存身上看到,虽然它们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容量也越来越大,但延迟值却提高了,譬如DDR内存的延迟值(第一位数值大小最重要,普通用户关注第一位延迟值就可以了)为1.5、2、2.5、3;而到了DDR2时代,延迟值提升到了3、4、5、6;到了DDR3时代,延迟值也继续提升到了5、6、7、8或更高。

4、 功耗:一次又一次降低   电子产品要正常工作,肯定要有电。有电,就需要工作电压,该电压是通过金手指从主板上的内存插槽获取的,内存电压的高低,也反映了内存工作的实际功耗。一般而言,内存功耗越低,发热量也越低,工作也更稳定。DDR内存的工作电压为2.5V,其工作功耗在10W左右;而到了DDR2时代,工作电压从2.5V降至1.8V;到了DDR3内存时代,工作电压从1.8V降至1.5V,相比DDR2可以节省30%~40%的功耗。为此我们也看到,从DDR内存发展到DDR3内存,尽管内存带宽大幅提升,但功耗反而降低,此时内存的超频性、稳定性等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5、 制造工艺:不断提高   从DDR到DDR2再到DDR3内存,其制造工艺都在不断改善,更高的工艺水平会使内存电气性能更好,成本更低。譬如DDR内存颗粒广泛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而DDR2颗粒采用了0.09微米制造工艺,DDR3颗粒则采用了全新65nm制造工艺(1微米=1000纳米)。

6、 总结   内存的知识就讲到这里了,总的说来,内存主要扮演着CPU数据仓库的角色,所以CPU性能的提升,内存的容量和性能都要跟得上,但也不可盲目地把内存容量配得过大。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2GBDDR2800MHz的内存就足够了,而偏高端一点的电脑使用总容量为4GB的内存就差不多了。   内存条怎样区分是几代的?有什么区别?   1.SDR两个缺口,单面84针脚,双面168针脚,电压3.3V,内存颗粒长方形(已淘汰)。   2.DDR1(第一代)一个缺口,单面92针脚,双面184针脚,电压2.5V,内存颗粒长方形工作频率266MHz,333MHz,400 MHz。   3.DDR2(第二代)一个缺口,单面120针脚,双面240针脚,电压1.8V,内存颗粒正方形工作频率533 MHz,667 MHz,800 MHz。   4.DDR3(第三代)一个缺口,单面120针脚,双面240针脚,电压1.5V,内存颗粒正方形工作频率1066 MHz,1333 MHz,1800 MHz。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