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们看看迷撞笸痉两个人说话都会怎么说?比如,冬天早上太冷了,你的室友不愿意起床,然后就和你抱怨了一句:“我想睡懒觉,不想上班。”这时候你会怎么说呢?1不想上班就别上了,辞职卓溱笤混呗!”2不上班,你怎么挣钱养活自己?”3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老板。”4我比你更困,更不想上班。”5听起来挺有智慧的:“我也这么想过,但后来我想了想,觉得睡懒觉其实挺好的……”然后讲了一堆道理。6你睡得太晚了,下次早点睡。”7每天早起确实挺辛苦的。”这个是李松蔚的标准答案。你发现了吗?从第一个回答到第六个回答,都是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的,只有第七个,没什么信息含量,就是一句废话。这种回应方式,就是共情,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同理心。
2、那为什么共情管用呢?因为共情能让人觉得自己被看到、被了解了。比如,一个小孩在学走路,摔了一跤,然后哭了。这时候,妈妈如果说“哎呀你摔了一跤,你好疼啊。”这个孩子哭了之后可能就继续走。因为他知道妈妈看见自己摔疼了。但很多家长经常这么说,“你下次小心点”,或者说“不疼不疼,没事”,“男孩子不要哭,坚强一点”……如果这么说,孩子就会觉得疼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和家长没有连接。这种失去连接的状态,会让很多人长大后感到孤独,因为他没法让人看到。
3、既然共情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平时很难做到共情呢?因为情绪。就像开始说的,别人起不来,你给了一堆建议,这样说就是否定了他的情绪。但平常我们会经常这么跟对方沟通,因为我们真的觉得能帮到对方。所以其实共情的核心,在于你面对这些情绪的时候,同时还能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