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优雅,体现个人品位
优雅的举止是人的外在魅力之一,从一个人的举止中我们可以窥到他的内心世界。 举止仪态最主要指动作姿态,主要包括站姿、坐姿和走姿三个方面。一个人仪表美的核心内容就是举止美。举止不端庄,即使你国色天香,身穿绫罗绸缎,也会缺乏一种整体的和谐与内在的风度。 周恩来同志在南开求学时,对于举止仪态就非常重视,他严格按照教学楼前镌刻的“镜铭”中的要求去做,努力使自己做到举止优雅。在近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举止。一位欧洲女作家写到:“周(恩来)在演讲时,步履矫健,昂首挺胸,神色自若,全身洋溢着自信与激情。他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温和,时而愤怒。而这一切都是那么得体和恰如其分。”独具魅力的举止,把周总理塑造成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一位老练的谈判高手、一位广受欢迎的交谈伙伴。 人类很早就会观察动物和人的体态、动作,并能够探测出其中的涵义。举止语言学大师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成果表明,两人之间在沟通过程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举止语言来表达的。举止的信息负载量远远超越有声语言,比有声语言更具有真实性。它们能够将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甚至比有声语言更为生动、贴切。 举止在传情达意方面的礼仪功能不容忽视。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动作和表情是始终伴随的。动作和表情本质上是一种无声语言,是传递人际信息的一种载体。在许多场合。当人们的思想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便会经常借助于坐卧不宁、手足无措、拂袖而去等举止、体态语言来表达。 举止既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又表现出其与别人之间的交往是否有诚意。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就要做到举止有度、得当、文明、潇洒。
(1)举止有度
举止有度,指的是一个人的举止必须符合一定标准,也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除此之外,走路的姿势也应该引起注意。
(2)举止得当
做到举止得当,就应该了解某些举止具有的不同礼仪,在适当的场合正确、恰当运用这些礼仪,将自己的意愿准确表达出来。诸如举手、起立鼓掌、拥抱等动作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礼貌举止。
(3)举止文明
举止文明是礼仪的主要内容,只有举止文明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对于有失文明、不雅观的举止要避免。
(4)举止潇洒
举止潇洒是指交际者要显示出自己的风度,男士应具有阳刚之美,女士要有阴柔之美。 当然。阳刚之气并不代表粗野。说话和气、文雅谦逊,不仅可以将你的修养体现出来,还可以展示你的阳刚之美。 男士的潇洒并不是忸怩作态、装腔作势,在交际中理应自然大方、谈笑自若、从容镇定。在正式的场合中,男士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是社交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女士也应该将自己的温柔娴静、典雅温馨之美展现出来,动作要灵活自若,切不能忸怩作态。遇到对方向你致意,你理应热情回应,或点头示意,表示出礼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举止美要靠平时的锻炼与培养,以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在社交场中纵横驰骋,自身的魅力和品位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