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频音乐会损伤宝宝的听力。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会有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发育已经接近成人了,虽说4-6个月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内耳基底姆殡鸺架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轻者,婴儿出生后可能听到说话声,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重者将会给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尤其是将传声器贴在腹部肚皮上进行胎教。
2、听音乐1小时以上会造成胎儿听力受损。2001年6月20日人民网《新闻晚报》曾报道过:“一位女士带两岁半的儿子至某医院,医生发现该幼儿严重失聪,经仔细检查,孩子的耳蜗和听觉神经已损坏,且没有治愈的可能。原来,该女士在怀孕3个月时,每天将耳机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个小时的音乐,结果造成了胎儿听力的损害。这是用了市面上音频超过2000赫兹的不合格胎教磁带造成的。”
3、胎儿很难接收到音乐。英国生理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胎儿脑电波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胎儿在出生前大脑都是处于深度麻痹状态,没有意识,此时胎儿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都只能做出最简单的生物反应,只存在最基本的反射弧。也就是说,胎儿没有形成意识,不能够理解外界的信息,对于外界的信息刺激只能是最基本的反射,出生后正式呼吸空气之前,其大脑都尚未启动。这就意味着准妈妈煞费苦心的“学习”胎教,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因此胎儿期任何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胎教都是注定无效的,以播放音乐、英语为手段以期望宝宝尽早学习音乐、语言的胎教是没有意义的。
4、声音的“失真性”。胎儿所在的环境是在羊水中,这些声音经过孕妇腹腔壁达到羊水中时,跟我们在外界听到的声音不同了。这时候音乐已经变成了没有意义的噪音,不但不能对宝宝产生胎教作用,反而对宝宝有害。
5、真正适合胎儿的胎教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听听歌,更不是把音乐直接放到肚皮上让宝宝听,正确的胎教方式,应该是有专业人声音乐引导胎教、基于音乐引导想象、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训练、能量化反馈情绪胎教的效果的胎教,而恰恰情绪胎教正好做到了这一点:
6、情绪胎教是基于音乐引导想象及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训练,对孕育女性进行科学的情绪调理,通过对孕妇的情绪进行调节,使之忘掉烦恼和忧虑,创造清新的氛围及和谐的心境,通过妈妈的神经递质作用,促使胎儿的大脑得以良好的发育,它突出的特点是以母亲修养的不断提高,孕期生活品味增加,由女人向母亲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内心品质提升,达到母仪胎儿的目的。对胎儿的情绪、性格、健康、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所以各位孕妈,千万别在傻乎乎的直接把录音机、收音机等放在肚皮上,让胎宝宝自己听音乐。这是不正确的。尤其是那些把“胎教音乐”当作培养“神童”的智力胎教法宝,更是一种认识误区,特别是不合格的胎教音乐磁带,将会给母腹中的小宝宝造成一生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害,应引起准妈妈们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