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来往
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可是,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或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时,胆小害羞的人往往显得局促不安,不能与人坦率自然地交往。
如果想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变得主动和充满信心,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当小孩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可以问他有没有认识其他小朋友,跟他交谈事,引导他主动分享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的乐事,用赞扬和肯定的口吻表示你对其他小朋友的喜爱,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二、多参加体育运动
通过运动可以健壮身体,身体素质好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重要表现,可以叫上朋友、同学、长辈、邻居等,在学校、在社区、在家庭中都可以进行运动,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运动也能结识到更多的同伴、好友;
三、为孩子创造条件
人们经常说:“如果你想成功,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想内向的孩子尽快适应多人的环境,父母应该适当创造条件,让孩子和更多小朋友接触。
你可以经常带你的宝宝走出家门,让他与更多的人接触,告诉宝宝和他人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事情。你还可以带他去公园的人群中看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看爷爷奶奶打太极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积木等等。
如果想带宝宝克服害羞的心理,尽情地展现自己,你还可以带宝宝去参加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比赛。总之,多带宝宝一起去发现生活中充满乐趣的地方,孩子就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
四、增强孩子的信心
信心来自成功的体验,所以在孩子进步或获得良好成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这样可以使孩子的内心更阳光,更积极向上,并逐渐愿意并大胆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快乐。
五、引导孩子解决与他人的摩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再好的朋友甚至家人,都会有摩擦。所以,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孩子有了摩擦,父母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家长适当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玩耍发生矛盾时,如果你的自己孩子确实伤到对方孩子,就要提醒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引导自己孩子主动给对方小朋友道歉,同时家长及时安慰对方小朋友,并跟对方家长致歉。
如果是你自己孩子被别人推打了,要理解对方的孩子还小,不要责怪他,并告诉自己孩子以后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定期带孩子外出旅游,体验大自然的壮美,吸收增长更多更广的社会见识,计划旅游活动也可以与亲戚朋友一起组团,邀请同龄孩 子的家庭或“借”同龄孩子一起旅游,促进孩子间的交流、表达以及意志力的培养,在旅游过程中也能考验合作团队意识、良性竞争意识、应急时的智慧启迪等;
七、教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也失去了街坊邻居的玩伴,性格容易变得孤僻。
父母又常常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由爸爸妈妈陪着,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或者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这都让孩子缺乏与同年人交往的机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少关心他人的需求,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甚至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懂得分享。
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你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分享。例如,“我喜欢你让妹妹玩你小熊的方式,你看妹妹多高兴,这样你们两个就变成更加好的朋友了”。
也可以试着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共享和节奏的游戏。比如你可以鼓励孩子将积木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在玩积木时,你可以说:“几个小朋友一起堆积的积木,比一个人堆积的好看哦。”
这样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乐趣,他们就更加愿意分享。学会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在分享中孩子会找到更多的朋友,也有利于孩子提升他的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