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的敏感性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如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强。大多数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孢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消毒药。
2、环境温度 消毒药的杀菌力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增高,杀菌力增强。因而,消毒药剂在夏季的消毒作用比冬季要强。
3、药物作用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消毒药的效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并作用的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就越好。作用时间如果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目的。但使用消毒药物,仅仅延长药物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并作用时间是不够的,还应该与前文中的几项相结合,才能发挥效力。
4、环境中的有机物质 当环境中存在大量有机物如畜禽的粪、尿、血、炎性渗出物等时,能阻碍消毒药直接与病骒貉缭塄原微生物接触,而影响消毒药效力的发挥。而且由于这些有机物往往能中和和吸附部分药物,也使消毒药效力雉疳赐嚣减弱。因此在使用消毒药前,应进行充分的机械性清扫,清除被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使消毒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5、消毒药的浓度 一般来说,消毒药的浓度越大,杀菌力也就越强。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活组织的毒性也就相应地增大了。而且当消毒液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效力就不再增强。因此,在使用消毒药时应选择有效和安全的杀菌浓度,例如70%的酒精要比95%的酒精杀菌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