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扩展资料
征战
前124年,汉武帝派张骞自蜀至夜郎(贵州遵义府桐梓县东),谋通身毒,但为昆明夷所阻,不能通,因昆明夷欲垄断中印商务。
前123年(汉元朔六年),张骞随西汉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得胜,封为博望侯。
前121年(汉元狩二年),张骞与李广一同到右北平攻打匈奴,但因延误军期(李广被围、张骞的军队隔天才到,因赶路劳累而没有追击匈奴),原本要被处决,他用博望侯的爵位赎罪,最后被贬为庶人;李广也因此役而功过相抵。
第二次出使
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再度出使西域,执行联合乌孙以“断匈奴右臂”的外交政策,随行人员约300,牛羊以万计,丝绸、漆器、玉器和铜器等贵重物品成千上万。张骞平安抵达伊犁盆地的乌孙国,乌孙王昆莫欢迎张骞的来访,并收下了丰厚的礼物。
但当时乌孙国已经分裂,而且乌孙人对汉朝还不了解,所以张骞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此后,张骞派遣副使,对乌孙周边地区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等进行外交活动。
前115年(汉元鼎2年),张骞启程回国,并带着数十位来汉朝探路的乌孙国使者,以及数十匹乌孙良马。张骞被封为“大行”,位列九卿。隔年(前114年),张骞去世。汉武帝为了纪念他,将日后奉派往西域的使节都改称为博望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 (汉代杰出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