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家车剧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进入家庭顺水成章,再加上国家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汽车生产厂家降低车辆价格,多种因素导致了私家车井喷式增长。用辩证的法则推断分析,车辆的增多势必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增长,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很多“私家车”驾驶员守法意识较淡薄,对一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经常明知故犯。如行车过程中超速行驶、随意变道、随意停车、酒后驾车、疲劳驾车甚至无证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有的在驾车过程中打电话、抽烟、与同车人员说笑等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这些违法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3、经验不足,技术欠佳。一是驾车技术不过硬。在当前浓厚的 “学车热”社会氛围下。个别驾校受经济利益驱使,迎合学员的心理,培训偷工雉疳赐嚣减料,缩短课时,这样培养出来的驾驶员,驾车技术很难有保障。另外,不少私家车主托关系、走门子,不参加培训,花钱买驾驶证,这类驾驶员的驾车技术可想而知,不出交通事故才是不正常的。二是新手上路,没有安全行车经验。私家车驾驶人多为新手,驾车时间少,驾驶技术生疏,没有安全行车经验,遇到路况不熟、人多车挤等紧急情况就心里紧张,处置不当,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三是只会开车,不会保养。对专业保养维护知识知之甚少片面的认为车辆“检修”仅是擦擦车身、检检车容、敲敲车胎、踩踩刹车等事项,对车辆不定期进行制动、转向、灯光系统保养等,积小毛病成大隐患,从而酿成交通事故,追悔莫及。
4、警力不足,管理分散,客观造成对“私家车”监管不力。由于“私家车”驾驶人分散性大,不便统一组织管理。“私家车”多为7坐以下的轿车。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交警对“私家车”的日常检查也较少,特别是“私家车”在正常行驶当中显见性违法行为较少,更容易使这些车辆违法行为蒙混过关,得不到应有的查纠。
5、管理脱节,驾驶人后期安全教育不到位。随着驾驶证管理制度的改革,驾驶员年度审验取消了,小型车辆驾驶员连每年身体证明也不要提交。在驾驶证有效期的6年里,如果一个计分周期驾驶员未超过12分,交警部门很难组织他们开展日常安全学习,只能在纠正驾驶人交通违法时对其实施一定的处罚和临时性的安全教育,造成管理脱节。虽然按照“五进”宣传的要求,社区、农村分别建立了驾驶员管理台账,设置驾驶员安全学习室,但是私家车驾驶员主动按时参加学习的非常少,时间、内容、效果很难保证。
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我国在道路基础设戳蘑葑湫施建设上的投入逐年加大,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但这与包括私家车在内迅猛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来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恙涵程火仍然滞后,导致“人、车、路”这道路交通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交通事故高发不容忽视的因素。“村村通”公路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村村通”工程,只是强调了农村的交通畅通问题,重视“通”,而却忽视了安全问题,路是修了,但相应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却什么也没有。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试想没有安全,哪来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