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时间:2024-10-16 15:56:02

1、首先,无论多难,都一定要和孩子正式告别。“妈妈/爸爸不会突然失踪”,对孩子来说是更安心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现在有点难受,但妈妈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我会在下午六点钟准时回家”。 这第三步,就是“遵守诺言”,准点回家、回来陪玩了。 有的人要说了,这种套路对付一般的小孩可能好使。但我们家属于“特别难弄”的。 小孩哭到让你怀疑人生,该怎么办?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2、对于这些分离焦虑比较严重的孩子,我们更推荐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游戏力育儿创始人、美国的科恩博士那本著名的《游戏力》上,曾经有个案例: 有个男孩上幼儿园之后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妈妈走后会在幼儿园哭一个早上。这个妈妈就用了一个办法:在家玩“上学游戏”。 其实把游戏的场景切换一下,变成妈妈的“上班游戏”,一样是通用的。 我们可以用家里的乐高盖一个“家”,让家长和孩子来分别扮演真实生活中的角色。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3、在游戏中,乐高大人要和乐高小孩说再见。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说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称拊辘挣妈妈,我不要你走。”听到这个话的“乐高妈妈”,要转身给害怕、不舍的“乐高小孩”一个大大的拥抱。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孩子说“妈妈,不要走”,妈妈呢,借用“乐高大人”给“乐高小孩”一个拥抱。 《游戏力》这本书中的原型案例,在经过几次这样的游戏之后,让孩子渐渐适应了幼儿园。 这当中的魔力在哪里? 其实,这就是一个通过游戏的方式充分满足孩子联结需求的经典案例。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4、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找到“和妈妈在一起”、“和妈妈分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结、独立之间的平衡点。 也有家长有另外的烦恼: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属于,我就算走开一会她也会不停过来缠着你。 关于这一点,在游戏力育儿这个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空杯理论”。解决的就是这个“工作的时候,小孩不停缠着自己玩”的难题。 比如科恩博士曾经说过的另一个经典案例—— 有个妈妈需要在家工作,可是每次女儿都会哭哭唧唧地来打扰她,要妈妈陪自己玩。平时,她都是告诉女儿:你乖乖自己玩,妈妈要工作。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5、这样说往往是没什么用的,孩子继续纠缠,妈妈呢就开始发火,直到女儿停下来,这就像母女之间无法打破的一个死循环。 后来,科恩博士给了这个妈妈一个建议。开始工作前先跟随孩子到游戏区,她先陪孩子画了幅画,然后玩装扮成怪物的游戏,最后妈妈说:现在把我变成工作的怪物吧!孩子也很高兴,把自己变成一只蜗牛,慢慢地爬走了。短短5分钟,孩子得到蓄杯,大人也能在愉快的心情里工作,变得效率更高。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6、听起来,做这件事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 其实,分离焦虑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碰到。很多家长会说,狠一狠心,让孩子知道分离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吧,慢慢就习惯了~ 今天我们要说,分离焦虑这件事,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把头疼的问题,能通过有趣的方式化解。这和偷偷溜走、讲了一百遍大道理孩子都不理你比起来,是不是就酷多了呢?

宝宝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