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0万成交灞莫窖窒谢稚柳山水花鸟册2011年卓德成交作品册中的五幅山水皆为青绿一体,并以富春江,金陵一带的江南风景为题进行创作。清澈的山溪,幽静的山谷,散落的村落,茂密的松柏,静谧的湖面,幽静的舟辑,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色。仔细观察各页,不难看到五代以降名家巨匠的绘画样式—如董源的“披麻”,巨然的“矾头”、李成的“蟹爪”、范宽的“茂林”、赵大年的“垂柳”、黄公望的“平台”、吴镇的“渔夫”、董其昌的“取势”,但是与明清文人画家所作“美术史式”山水截然不同的是谢稚柳在创作中更注重景物的是实景描写—岭穴丛林、瀑布流水、山居松柏、微波泛舟,相与映发,彼此呼应,犹有“傥能于幽处使可居,于平处使可行,天造地设处使可惊,崭绝戏崄处使可畏”,其造景取意不在虚空而在确实,既有空灵又能感受到造化之神奇,自然至壮美,这无疑是画家在古法何自然相结合的考虑中,最终对中国山水画“可游可居”的传统理念的刻意回归。
2、4592万成交谢稚柳1951年作江山多娇2010年保利成交作品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恰到好处。此幅《青绿山水通景八屏》设色纸本,作于一九五一年,创作时间达半年之久,时年谢稚柳四十一岁。此幅作品是其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整幅画立意深远,构图雄伟俊丽,用笔端庄敦重,设色清新俊逸,气质高雅,潇洒出尘,独具一格,乃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史诗般巨制。
3、3700万成交谢稚柳虬松图2011年日信成交作品此画原为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布置画。时值“四人帮”跨台,先生如得新生,创作激情高昂,且应人民大会堂之请,奋笔挥运,傲松苍虬,实为先生生命能量之迹化,艺术精神之写照,神品难再,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