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劝友人从山中归喉哆碓飙去,语言平淡朴素,而意味隽永。
“日暮”一句,描写傍晚田家的景色,境界开阔悠远;“山中勿久淹”一句,则传递了白云先生耽于隐居的性情,幽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归人须早去”劝慰友人早点归去,“稚子望陶潜”,这里把白云先生比作归隐田园的陶潜 ,王世懋《艺圃撷馀》谓孟诗“五言隽永”(五言意味深长),这首诗便体现了这种特点。
原诗:
《赠王九》
唐 孟浩然
日暮田家远,
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
稚子望陶潜。
注释:
①王九:王迥,号白云先生,隐居的高士。全诗校:“题上一有口号二字”。
②《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意思:王孙啊,回来吧,山中啊不可久留居!)
③陶潜《归去来兮辞》:“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意思:小仆在迎候,小儿子在门边等着。)
译文:
天将晚了,归家的路有点远,就不要在山中淹留太久。
要归家的人请及早回去,家中幼小的孩子正等着你呢!
扩展资料: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在这里,孟浩然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