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帐号人格化很重要不要开弱人格化的公众号,比如公司名称的号,文案号,美术号,策略号,或者是广告圈八卦,创意资讯号......因为这种号都开得差不多了,虽然它是知识密集型的,但它本身的人格属性很弱,很难交流起来。为了去机构化,强化人格,账号可以采用多个小编轮值模式,轮流塑造红坊人格化的某一面,写的人多,内容就丰富,看问题的角度也多重而新颖,就像一个人有穿休闲也有穿正装的时候,会写诗歌也会吐槽,大家感觉不是在跟一个机构对话,而是在跟一个人聊天。
2、内容不要吐槽向一旦你把内容设定为吐槽,就要接受被反吐槽的结果,因为吐槽号吸引来的都是吐槽粉,吐槽粉最大的特点是爱乱开火,今天觉得你说的对就赞你,明天就觉得你放屁就集体喷你,没有忠诚度,也没有UGC,都是开黑宣泄。这样的号不仅没价值,而且很容易惹麻烦。
3、圈层号垂直细分建议多开那种圈层号,或者叫做行业号。比如说你是做房地产的,可以开号:“隔壁老王的设计美学”;如果你是做汽车的,做个号叫“刘老司机带你飞”;如果你是做快消的,可以造个网红叫:“李大嘴美食点评”等等以此类推。因为现在很多圈层号,传播上很野路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调性也把握不住,甚至不够垂直细分。
4、平台不一定要扎堆到微信上如果公司美女多,要不要开个直播号?我组爱拍照,去Nice 刷标签怎么样?广告圈那么多好身材的GAY别浪费,Keep驻站玩健身行不?广告人出了名的会吃会玩,上小红书讲买买买的故事可以吗?其实有很多平台可以做网红号,不一定非要开在微信上。现在已经过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了,在泛社交平台上开有趣的垂直类型号,我觉得更有前景。
5、培养网红是一种投资,不可能在短期盈利如果想好好地做一个自媒体矩阵出来,一定要有投入,别想着说这个小编每天要写日常的文案,同时还要写公众号,或者扔两个实习生过来,把这个号做做就完了。你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广州深圳那些专门做号的公司,全司坐着几百个全职小编每天写文章。想想吧,没那么容易。有多少的投入,就有多少相对应的产出,这个是亘古不破的道理。
6、跟紧潮流热点,SKR~SKR,SKR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