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产品开发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立项及开发、采购、中试、生产、销售等阶段。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IP能做哪些工作。
2、产品市场调研阶段的IP管理: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润,一个新产品开发的确定,必定有市场前景,因此确定研发方向,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调研该产品能有多少市场需求。IP管理人员在此阶段,则负责对该产品相关的最新技术情报及知识产权进行详细检索和分析,并将目前该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形成结论性报告,汇报给技术部门,从而保障技术部门避免重复研发,少走弯路。并且可以有效的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壁垒,避免研发侵权风险,有效制订正确的研发规划。
3、产品立项和开发阶段的IP管理:在此阶段,IP管理人员应继续和研发人员做好配合,每进行一个研发阶段,不断地进行技术检索和风险评估,因为技术是在不断更新的,所以检索结果也要不断更新,避免中途研发侵权,同时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发明思路,IP管理人员应充分和研发人员沟通,共同完成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等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工作。
4、产品中试阶段的IP管理:在产品中试阶段,大量的技术文档、工艺文件会从技术部门调出,进行产品的测试、组装、制造,IP管理人员,在此阶段应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技术文件外泄。
5、产品采购阶段的IP管理:在中试阶段、试生产阶段以及后面大批量生产阶段,采购部门需要购买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等,IP管理人员需要配合采购部门对供应方的资质进行排查,审核其是否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同时企业与供应方签订的采购合同进行审核,排除知识产权风险条款。
6、产品生产阶段的IP管理:生产阶段的IP管理除了防止技术资料外泄,同时防止委外加工的知识产权风险,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会委外生产,委外生产就需要把设计图纸发给对方,IP管理人员需要督促委外加工公司与我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与责任业务,尤其是对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密约定清楚。
7、产品销售阶段的IP管理:产品销售阶段是周期最长且侵权可能性最大的一个阶段,IP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外部侵权动态,发现有侵权的事件发生,第一时间收集证据,确定风险解决方案,通过行政和司法两种途径,维护自我的知识产权权益。
8、知识产权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将知识产权工作充分融入到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