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既然有我周瑜在世,为什么老天还要一个诸葛亮啊?”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周瑜对自己的才华比不过诸葛亮的一种叹息。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党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
这是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出诸葛亮高大形象所虚构的一句话,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
扩展资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生于181年,逝于234年,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是根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诸葛亮出山时周瑜早已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威名远扬,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赤壁之战也是周瑜一人指挥的,与诸葛亮完全无关不假,但孔明却是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关键人物之一,而史书更有提及“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指挥权依然是周瑜,但是在柴桑诸葛亮的一席话却促成了孙权抗曹,所以罗贯中特地把诸葛亮和三国最著名的赤壁之战紧紧相连。以便以赤壁的名声抬高诸葛亮的智慧。
阅读《三国演义》之前的文学作品,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周郎赤壁”、“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等等,可见赤壁之战的作战过程乃周瑜一人指挥,与诸葛亮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