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3个月,对镜子中的自己没有多大兴趣,对他来说,镜中的影像不过是一幅画而已,就跟墙上的刨喘柳闸墙贴一样没有差别。可宝宝到了4个月,对镜子的认识就不同了,开始对镜子中的影像感到好奇,会伸手来摸镜子,对镜子里那个“小伙伴”也会逐渐感兴趣了,他会对镜子里的小人笑一笑或者做个其他的动作。
如果宝宝对镜中的“小伙伴”有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宝宝对他人的、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正事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所以说,镜子是培养宝宝亲和力的有意玩具,而且对丰富宝宝视觉体验也很有好处。因此,6个月以前的宝宝可以利用镜子来进行其社会性的培养。你给宝宝提供的镜子,实际上是给宝宝提供了一个一起玩的“小伙伴”,在宝宝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宝宝的社会性也随之得到发展。
8个月之前的宝宝还分辨不清楚镜子里的影响和实体间有什么不同,有时候对着镜子笑,是因为镜子里的“小朋友”也对他笑而已。只有宝宝到了10个月的时候,才能了解到镜子里看到的只不过是个影像罢了。
镜子给宝宝提供了认识自己的观念,这对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积极的帮助,也对日后建立自信有促进作用。
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到穿衣镜前,并拿一个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先问宝宝“玩具在哪里?”宝宝多半会向镜子的影像伸出手,这时候你把玩具弄出声音来,让宝宝转过头看玩具,然后把玩具藏起来,让他的注意力重回到镜子上。反复进行,宝宝会玩得很开心,慢慢他就明白镜子中的影像与现实中的物品的区别。
妈妈还可以借助镜子教宝宝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五官,把宝宝抱到穿衣镜千,指着宝宝的脸,反复叫他的名字,在指着他的五官,(不是镜子中的),以及头发、手、脚,让宝宝认识。
镜子是个很好的玩具,随着宝宝的成长和妈妈的耐心引导,宝宝就会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大家喜欢好人的文章,就多给好人送美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