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在入园之前要评估自己的孩子是否能上幼儿园。过早的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并不一定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生理、心理角度评估孩子是否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第一点是我们的孩子能否清楚的、主动的向大人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说主动提出要上厕所的意愿,有些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因为环境陌生,不敢向老师表达要上厕所的意愿,还有一些孩子即使已经拉在裤子里了也不愿意说出来,这样就容易使孩子感冒、生病。所以我们在家里的时候就应该训练孩子主动提出大小便的意愿,最好能培养孩子每天早起按时排便的习惯,增强宝宝们的适应能力。还比方说主动表达自己是否渴了;饿了;冷了;热了;或者哪里不舒服,这样能让老师们第一时间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在家一般的温暖。
3、第二点是我们的孩子能否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自理能力。一般幼儿园都有午睡时间,时间都大约在12:00—14:30,有些孩子在家的时候没有午睡的习惯,这就直接导致这些孩子在刚入园时的这段时间变得非常难熬。在别的孩子都睡着的时候,他会有一种焦躁感而不停哭闹,这使孩子的心理对幼儿园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抵触。很多孩子即使到了大班,还是不愿意睡午觉。因此我们在家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按时休息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其次是孩子们是否自己吃饭,与自主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现在条件好了,好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吃饭都是需要家长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才能吃下一两口,要想让孩子能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必须锻炼孩子自己就餐的习惯,当然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慢慢进行,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增加一些运动,并培养良好的吃饭氛围,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狠狠心让孩子饿上一顿。其次是孩子是否能简单的穿脱自己的衣服,我们在选择衣服的时候尽量选择是开襟的,便于幼儿穿脱,裤子最好不要是拉链的,尤其是男孩子,容易夹伤孩子生殖器。简单少装饰、宽松、舒适的衣服是首选,当然有些幼儿园会采用统一的园服。这时候家长们不要标新立异,应该遵循幼儿园的规定,不搞特殊化。
4、那么在评估好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入园以后,家长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