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蜂王怎么分蜂

时间:2024-10-12 18:06:50

1、自然分蜂分蜂是蜜蜂群体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对蜜蜂种群的繁荣意义重大。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促进蜜蜂种群繁荣。但是,分蜂对养蜂生产则影响很大。在分蜂的准备期间蜂群呈"怠工"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工":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如果分蜂发生,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一半以上,所以,控制分蜂热成为蜜蜂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深入了解蜂群的分蜂行为,掌握促使分蜂的因素和分蜂机制,对抑制分蜂热、避免发生分蜂是十分重要的。分蜂的时间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蜜。

2、分蜂前准备分蜂的准备过程顺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台、蜂王在台基内产卵、培育蜂王等。蜂巢内出现分蜂台基后,工蜂逼迫蜂王到台基中产卵,并开始减少对蜂王的哺育,以使蜂王的腹部收缩,蜂王产卵逐渐减少。分蜂王台封盖前后,工蜂停止对蜂王提供王浆,蜂王腹部进一步收缩,以适应分蜂时飞翔的需要;工蜂减少出勤,停止造脾,许多工蜂聚集在巢内的空处、巢脾的上角。若工蜂在巢门前大量集结,呈挂"垂髯",则分蜂将在近期发生。、从造雄蜂房到出现王台的时间不等,可能与蜂种、季节等因素有关,据刘炽松等在广东对中蜂的观察,大约需8~13d,杨冠煌等观察北京中蜂从造雄蜂房到台基中产卵大约36~50d。王台中出现卵后,蜂王的产卵量突然下降。杨冠煌等对北京和福州两地中蜂观察,蜂群中出现具卵台基后,蜂王产卵量分别平均下降49%和56%。分蜂通常发生在新王出台前,多在王台封盖后的2~5d,个别蜂群早的可在王台封盖前2d,迟的可在王台封盖后的7d。非正常情况下,分蜂能提前或推迟发生。如在人为长期采取毁台的干扰下,蜂王在分蜂台内产下卵后就可能发生分蜂;因下雨等外界环境不适合分蜂时,工蜂将成熟的王台毁除,以延迟分蜂。在蜜蜂饲养管理中,可根据分蜂过程的发展阶段预测分蜂。造雄蜂房和培育

3、对于分蜂,专家们提出两种解释: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搅圜久才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分蜂预防(一)人为地削弱强群,一次性另立新群准备蜂箱,在群势过强的蜂群中,抽出带蜂的出房子脾、老蜂盖子脾一二张,抽足一个继箱群的蜂量,布置好蜂脾,次日傍晚介绍一只产子蜂王或者成熟王台,同时加入王浆,当即成为生产群,这种做法,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生产群,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二)强弱群互调子脾削弱强群,根据群势强弱情况,从强群中抽出出房子脾或老蜂盖脾,补充弱群、新王群或者双王群,有意识地削弱强群。再把弱群、双王群中的卵、早脾、空脾或巢础框,加入哺育蜂过剩的强群中,加重其哺育负担,迫使其消除分蜂意念。(三)选用优质蜂王,更替老、劣王老劣王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则每只工蜂得到的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就会促使分蜂意念。去掉老劣王,换上能维持强群的优质新王,增加了母蜂物质就能削弱分蜂意念,保持强壮群势。(四)加强蜂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要仔细观察和掌握每箱蜂的情况,蜂王是否有缩体、出勤蜂是否减少、巢门前可有“胡子蜂”等等。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到下午3时要特别注意,若有分蜂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扣除蜂王等。分蜂热产生之时,正是一年养蜂生产最忙之日。如没有时间仔细检查,往往不能发现做在巢脾隐遮处的自然王台。有了王台或新王,就会加速自然分蜂。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刈除自然王台。(五)对调强弱群位置,平衡群热把群热过强、有可能产生分蜂热的蜂群,与弱群的位置对调,人为地削弱强群、增强弱群(小群),这样既削弱了强群,又加强了弱群(小群)。此操作简便,也不影响蜜蜂采集。调位时间宜在傍晚,以天将昏暗时为宜。(六)多养双王蜂,增加蜂王物质浓厚的蜂王物质,是维持强群的重要因素,巢内蜂王物质不足,就会促使蜂群产生分蜂意念。双王群内母蜂物质充裕,所以双王能维持大群。一个蜂场应有半数以上的双王群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