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有哪些

时间:2024-10-12 04:44:50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有哪些

1、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寓言故事有哪些

2、狐狸和葡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讲的是在一稍僚敉视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狐狸和葡萄的寓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且不可自欺欺人。也和我们俗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个意思。

寓言故事有哪些

3、愚公移山愚公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在山的正对面居住的愚公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愚公决定要移去这两座山。邻居智叟说不能完成,嘲笑愚公顽固愚蠢,愚公说:“我移不完还有我的子孙后代,一代一代的移。”最终,愚公的举动感动天帝,天帝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

寓言故事有哪些

4、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农夫和蛇,讽刺了那些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告诫我们要学会辨认是非,不要被美好的事物蒙蔽了双眼,因为狐狸也会哭泣、蛇也有落难的时候。

寓言故事有哪些

5、拔苗助长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自以为可以帮助禾苗长高,其实他破坏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寓言故事有哪些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