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时间:2024-10-13 04:29:37

1、顺光是最常见的用光方式,也最容易掌握,不必考虑太多光线控制问题,有助初学者把握模特儿的姿态,获得自然拍摄效果。缺点是戏剧感相对较弱,须在模特儿姿态和构图上多下工夫:第一,光线要和人物错开一定角度,以强化层次感;其次,尽量选择黄昏和黎明时拍摄,避免光线过于强烈生硬。

2、侧光和顺光相较,侧光的拍摄更容易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使人物轮廓鲜明立体,非常适合强化性格。侧光拍摄时须注意反差,如果明暗反差较大,则须在另一侧适度补光,以免造成过于严重的「阴阳脸」。

3、逆光逆光和顺光正好相反,光线从模特儿身后往镜头方向照射,这种特别的光线会产生非常别致的效果。逆光拍摄最好使用M模式,以准确控制曝光。视曝光参数不同,逆光有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对主体曝光,使背景过曝,能产生强烈光感,给人温暖宁静的感觉;其二是对背景曝光,使得主体欠曝,形成剪影,表现人物线条感;其三依然是对背景曝光,但对主体追加补光,使得人物和背景均能充分曝光,而人物由于逆光亦产生轮廓光,制造出特殊光感。

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4、创造光线人像摄影是使用人造光最多的摄影领域之一。在实际拍摄中,自然光难免有种种限制,这时「创造」可以操控的光线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外拍时带上一两支可以灵活操控的外接闪光灯,按照拍摄意图布好位置、设定无线引闪,能为外拍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反光板也是人像摄影的一大利器。闪光灯在室外使用时容易使人物看起来偏蓝,使用反光板补光则没有这种顾虑;且由于借用的是自然光,效果非常柔和自然,非常适合室外拍摄的补光。在室内拍摄时,巧妙利用墙面反光(跳灯)拍摄,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5、特殊光线的处理顶光和底光是最不适合人物表现的光线。顶光会让模特儿的鼻子产生难看的阴影,底光则会让眼睛陷入阴影之中。如果外拍时必须在中午时拍摄,可采用反光板、外拍灯等器材改变光线方向。此外,也可在树荫或建筑物屋檐下拍摄,不仅能柔化光线,往往也能产生戏剧性的光效

6、永恒的黄金分割将人物放在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可取得和谐的画面效果。若是拍摄半身像或面部特写,通常会将面部或眼睛放在黄金分割点上,看起来效果最佳。

7、点构图远景环境人像在开阔场景拍摄时,可将人物作为一个点置入画面中,使人物和环境巧妙结合在一起,让整体效果更协调。这种拍摄方式与传统人像较不同,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8、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通常来自坐姿。比如你可以让模特儿侧坐,弯起一条腿形成三角形构图,这样能使画面产生一种内在的稳定感。这些当然并不是人像摄影中所有的构图方式。事实上当你拍得多了,就可以凭着感觉来决定构图,只须将人物形态抽象成简单的点线面,再分析其造型特征,就能妥善掌握画面构图。

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9、站姿站姿是人像摄影中字斤谯噌最常见的姿势,比较适合下肢修长、身材比例较好的模特儿使用,可展现全身曲线和动作。运用站姿时要避免人物姿态僵硬古竣淠仝螃板。坐姿协调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表情,同时呼应下半身。应尽量避免模特儿小腿和手的呼应过于对称,否则容易显得死板。躺姿表现模特儿轻松惬意的感觉时也常用到。侧躺较平躺更为常见,而两只手的位置务必根据角度变化灵活调整,以丰富画面构图。蹲姿蹲姿较适合可爱但身材不高的模特儿,以凸显纯真可爱的效果。和坐姿相比,蹲姿可突出模特儿腰部的曲线,但会让画面下半部显得较重,上半身略显单薄;可找一些植物或道具作为前景,往往能有意外的惊喜。动态姿势以摄影师抓拍为主,主要是跑、跳等运动中的姿势。摄影师必须透过各种方式,尽量强化动感;侧面的角度、剪影的使用、水平线的打破、广角镜头的夸张变形都可能用到。

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10、手部的姿态处理模特儿的手多半是画龙点睛的元素,可平衡画面或塑造情绪。手可说是最灵活也最复杂的体态元素,处理好手的姿态,就能成功处理模特儿的体态了。摄影师与模特儿的沟通为摄影师须在拍摄时给模特儿清楚指示,例如姿势和表情是否到位,哪些动作可以再更强一点。千万不要闷着头调整器材,这会让你的模特儿难以维持在最佳状态。当然,工作之余休息一下还是必需的,在每个拍摄阶段结束的空档,可以让模特儿看一下之前拍摄的作品,不但可以活络气氛,亦可指出模特儿的不足,提供下个阶段的行动参考。

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