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自我,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要过低评价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避免自我贬低导致的忧郁和空虚;
2、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想一蹴而就,陷入志大才疏的窘境,从而产生沮丧和空虚感;
3、正确对待社会现实,不要以偏概全,要把自己放入社会和自然这个大系统中,整体来考虑,不要过分看重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心怀不满,万念俱灰,感到失落和空虚;
4、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层次,能有效面对挫折、退休、失误等外界环境的突变事件,顺应环境,避免产生失落困惑,导致空虚感;
5、要树立理想,人生要有信仰和追求,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后,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就能感到人生的充实,从而避免空虚感;
6、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享受亲情和友情,在感恩中生活与回馈,多做有意义的事去弥补生活中的空白,这样空虚便无处生根;
7、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将注意力集中在实质性地生活中的每个当下,人就会接地气,不会滋生妄想、妄论,脚踏实地,务实避虚, 心中就不会有一个个空洞,生命就会圆满而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