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均衡表指标详细介绍

时间:2024-10-15 13:06:00

1、一目均衡表基本介绍一目均衡表又称IchimokukinkoHyo,一目均衡表是由一日本记者一目山人(IchimokuSanjin,真名:细田悟一)发明,一目均衡表是日本最普及的买卖图表工具,应用不单限于股市,更在债券、外汇市场广泛为投资者采用,此发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世,只是最近才得到国际业界认同。一目均衡表实际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图表本身,解读市场的信号;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预测市场的方向和位置。特别是第二部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解读了周期理论、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很强的适用性。一目均衡表由每日的K线(一目均衡表中称日日线),5条线及一个抵抗带(俗称云图)构成。通过几者间关系的解读,可了解市场的强弱,并可得出买卖信号。因“运用此表,市场的趋势一目了然”,故称“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指标详细介绍

2、一楫默礤鲼目均衡表计算方法:一目均衡图由五组参数合成,与现在常用的移动平均线吻合。参数基于各个长短周期的高低点,提供一明确简单的走势图。五个参数如下:1、短轴快线短轴快线 = 转换线 = (9 日内最高+9 日内最低)/2,以9日为一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更改)。2、中轴慢线中轴慢线 = 基准线 = (26 日内最高+26 日内最低)/2, 以26 日为一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调教)。3、后移指标后移指标 = 迟行带 = 将今日收市价后移至一中线周期。4、前移指标A前移指标A = 先行带A = (短轴快线+中轴慢线)/2,前移至一中线周期。5、前移指标B前移指标B = 先行带B = (52 日内最高+52日内最低)/2, 前移至一中线周期。6、云带(抵抗带)云带= 前移指标A及前移指标B的空间。一目均衡表以9, 26, 52 三个系数计算周期,在1930年代,日本是每周六天工作,传统的系统包括个半星期(短)、一个月(中)及二个月(长)为准,现今社会,己由六个工作天改为五个,故此根据一目均衡表的神髓,应改为7, 22, 44 才能配合现今社会。本文版权为vantagefx所有,引用和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一目均衡表指标详细介绍

3、一目均衡表应用原理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是用市场的开、高、低、收或平均价作依归,黄金分割则以神奇数字定一上下波幅,支持阻力的显示都系于一点或一线。一目均衡表则以云带量化支持及阻力,延伸云带更可预测未来阻力或支持,一目图将最抽象的支持、阻力量化,肯定比现代的技术分析方法优胜,云带的厚薄是由前市波幅所制成,故此“一目均衡图”除了平均价的概念外,更溶合市场的波幅。以下例子,可以更清楚。

一目均衡表指标详细介绍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