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人体因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调整饮食,谨防秋燥。秋季主气为燥,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鼻腔出血。饮食上应多吃梨、枇杷、番茄、芝麻、蜂蜜等柔润之物,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2、进入白露节气后,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白露前后,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一层水滴,所称之为“白露”。阴水天气多,各地强度不一。
3、气候的燥热使人的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开裂,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结。人们在秋季时,往往吃得很多丰富,因为既要补充夏季的消耗,又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如此饮食有可能造成热量摄入过多,从而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
4、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如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容易在这个时节发病。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上调节更要慎重。平时应少吃或不吃海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5、秋季人全的精气开始收藏,有利于补品听吸收藏纳,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可选择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种作用的食品吸桂圆、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子、黑芝麻、核桃仁等。
6、秋季气候最明显的就是干燥特点,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能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补充维生素,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例如:豆桨、牛奶,还要多吃青菜、香茹、白菜、萝卜、葡萄、柿子、梨等,少食辛辣。另外要保持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