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葡萄酒
1、选用皮色紫、颗粒中等、成熟前15天左右的为佳。
买来葡萄后最好不要洗,因为土法酿制发酵是靠葡萄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微生物发酵,要洗也千万不能用手、刷子“穷”洗,更不能用洗净剂、高锰酸钾等消毒药品。要最大限度保证微生物成活。
2、然后用洗净的手将葡萄尽量撕揉碎,连皮、籽一起装罐。
粉碎后的葡萄果液可装入清洁最好消毒后的干燥陶瓷、玻璃、无毒塑料容器进行前发酵,但决不能用铁制容器。如果有橡木容器那最理想。
容器要稍大,以保证装葡萄果液后有30%的空间,因为剧烈发酵时会产生气泡,会将葡萄皮往上翻涌,装得太满会溢出容器。
3、我们自己土法酿制没有其他工艺手段,要想酿出12度的酒,就需要多加糖,也就是说每斤葡萄汁要加40-60克红糖。相反,如果想要酒精度数低,就少加糖。
加糖一般分二次加入。第一次在装入葡萄后24小时,加入一半,3-4天后视发酵情况再加剩余的一半,加糖后要搅拌均匀。用冰糖不理想,因为这种结晶糖溶解速度慢,会造成葡萄汁里一段时间内果液各处糖浓度不均匀,不利于均衡发酵。
4、发酵激烈时葡萄皮会浮出液面的。群(2146,8976,1)
要经常把浮上来的皮用清洁的非铁工具按至液面下。经过一周左右发酵,把糖消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整个操作过程不能使用铁器。
5、一般前发酵7天后,将果汁内的皮、籽用筛网或尼龙纱网布过滤取出,或待酒液静止12小时后用乳胶管虹吸方法吸出清纯酒液,装入清洁容器密封进行后发酵20-30天。当然,发酵一周的时候喝也不是不可以,酸酸甜甜,想喝就喝了。(那么能不能先不过滤呢?当然可以,有益成分会更多。口味也略有不同,看自己的喜好。有的说杂菌会污染,那是没有做好下面的步骤——密封要紧。)
此时容器最好不留空隙,切断氧气,防止细菌侵入。也可在液面上加些食用酒精(高度白酒,不加也行,建议非专业玩家不要添加。如果发现表层出现白膜,便是密封不严,酒质会偏酸,捞出来白膜做美容,不影响饮用,那是醋酸菌有氧发酵。重新密封一下。),酒精比重比葡萄酒小,浮在表面形成保护层隔断氧气。
同时要避光,防止酒色氧化变浅,所以,容器不能用透明的瓶。罩上外罩效果是一样的。(另外,过滤后的果皮残渣不要扔,加红糖、纯净水继续发酵,便是酵素一坛了。红糖和残渣的比例约一比三,水加到容器的七分处,宽松发酵十天左右,密封一至三个月即可。)
6、3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上层的清纯酒液同样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再提纯一次。
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装,然后密封,存放温度最好在12度,酒瓶横躺或略微瓶口向下倾斜存放,可保存二年左右。
一般来讲,葡萄酒做成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静置会缓慢自然澄清的,但由于一般自酿的葡萄酒通常会因为发酵不良(靠自然发酵,无外加酵母)而导致还有大量的糖不能发酵完,此种葡萄酒喝起来是甜的,因为糖会跟葡萄酒的其他成分发生作用,导致不能自然澄清,这样做出来的葡萄酒当然一直是浑浊的。
解决的办法是:首先是外加酵母使糖能完全发酵完,便于澄清,再就是加入葡萄酒澄清剂,可使酒迅速澄清,你可以用一下葡萄酒专用的澄清剂,它可使酒在3-4天内快速澄清。也可以使用蛋清,用量为原汁的0.1%,即每升葡萄酒加1克澄清剂,不仅环保安全,省去自然澄清的麻烦,其性价比也蛮高的。
自酿葡萄酒变得浑浊了是您的酒液在酿酒的过程中被严重氧化和被空气中的有害细菌污染了,而根本的原因还是您的酿酒方法和使用的酿酒设备不对。防止方法就是在酿造过程中避免与铁器接触,并注意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