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分层 如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那么好的会更好,差的则会更差,产生两极分化。因此,分层制定目标就成为必然。 如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 “读后感”,总目标是“把心里感受诉诸笔端,与人交流”。首先要能抓住课文中印象最深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将目标分为三层。第一层,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精心构思,中心明确,真实细腻地表达出内心所感,行文流畅。第二层,能读懂文章,能介绍文章的大概内容,能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谈感受,虽生硬一些,但也可成文。第三层,能读懂文章,能介绍文章的大概内容,抓住文中的某个点谈一些简单的感受。当然,这种目标的分层应该是教师心中的事情,而不能张榜公布。不宜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明讲,否则伤害他们自尊,反而不利于他们的进步。这些目标,也可以进一步细化到每一个同学,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当然,目标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应该及时地加以调整。
2、指导分层 1. 作文的题目分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作文题目的选择的便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六年级(下)的一次单元练习作文训练为例,这次练习中出现了两个作文题:(1)你的身上总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足以让你为自己喝彩!请你选取自己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2)“朋友,对不起”提示:A.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你的记忆中有这样的事吗?你想对哪位朋友说声对不起?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B.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500字左右。比较而言,后一个题目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强,情感较为丰富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而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般不够敏锐,与之交往的人也是同类人,他们的关系也比较简单,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无从写起。而第一个题目,由于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很熟悉,可以写出一些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挑自己认为最有话可说的题目来写。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有创意地表达,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不会产生畏惧情绪。 2. 当面点拨要分层。学生在用心思考、认真写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此时的教师不妨做个“偏心的人”。基础好的同学写得兴致盎然,教师没必要去干扰他们。倒是基础差的同学,挤牙膏一样,半天挤不出一行字,急得抓耳挠腮,东张西望。此时,他们多么希望老师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这时可以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小声地做些指点,帮他们开个“头”,帮他们理清思路。至于他们作文中的小毛病,别说 “不”字,思路对头,就放过去,以后再慢慢纠正。
3、评价分层 评价要分层就像不拿一样的尺码给孩子买鞋子一样,让脚大脚小的都穿上合脚的鞋子,舒服轻快地走路。 首先,对学困生作文的评价多纵向比较,少彩掂夺哗横向比较。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情况和发展过程。建立了写作档案,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既比较客观,又用动态的观点来对待学生的作文,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横向比较的方法对一般同学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对写作困难生来说要慎重,做不好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对学困生作文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消失了。”因此,评语的措辞要诚恳,且有激励作用,言语中应包含期待和赞赏,作文中哪怕只有一个闪光点,如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一个优美生动的句子,都要用红笔圈点一下,并写好批语,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此外,给写作比较困难的学生面批作文也是很重要的。面批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好心态,控制好表情,把握好语言,写作比较困难的学生在作文上也许是“迟钝”的,但在感受教师对他们态度方面都是“高手”,对别人的态度十分敏感。请对他们多一些宽容,低一点衡量的尺度,多给他们一些笑容,让写作困难生找回做人的尊严和学习的欲望。有了这些,他们就会对作文充满兴趣,有了用笔交谈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