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陋室铭》的写作手法

时间:2024-10-13 01:05:23

1、运用比兴手法比兴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自《诗经》以来广泛运用。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开头用别的景物来引起所要抒写的情感,也叫做“托物言志”。《陋室铭》开头四句就是运用比兴手法,用山、水来引出陋室,用仙、龙来引出德馨,说明陋室不陋。这种写作手法叫托物言志。

如何理解《陋室铭》的写作手法

2、采用用典手法用典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用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陋室铭》写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就是与古代贤人诸葛亮和扬子云相提并论,暗示陋室不陋。最后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何陋之有”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就是陋室不陋。

3、采用互文见义的手法为了文字简洁或格律的限制,而“迷撞笸痉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前后意思是互相补充的。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秦”与“汉”就是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醵傲讴黼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是很典型的“互文见义”,其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谈笑、往来有鸿儒,无自丁”。其作用是含蓄、凝练、内容丰富。

如何理解《陋室铭》的写作手法

4、运用对偶对比手法全文几乎都是运用对偶句式,非常工整。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是对偶,也是对比。其作用是形式整齐,有一种对称美。

如何理解《陋室铭》的写作手法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