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世界土楼王】
去永定,是偶然也是预谋已久的事情。只是计划做的仓促,未曾想五一的时候东挪西凑竟有8天的假。又奈何考试的大山压在身上,绕着居住的城市在地图上画了圈。方便直达,三日不过仓促。眼光落在永定,就是这里了。
在网上简单了搜索了攻略,给承启楼的楼主江老爷子打了电话,预定下住宿和半夜接火车的事宜,便出发了。
火车,达到永定车站时半夜4点钟。稍有晚点,出候车大厅,有拉客的面包车摩托车叫唤。远远处看见白衣的男子,拨去电话。果然是他。江爷爷的孙子。
【承启楼:最王者】
路况很好。水泥路。不过凌晨五点,已经微微泛白。睡意也就没有了。睁大眼,努力的呼吸着群山之间的气息。弯弯绕绕,散落的村庄和硕大的土楼交替出现。当小车在一个空旷的广场嘎然停下,伸出头望望天。暗蓝色的苍穹下,圆形的高大建筑巍峨矗立。
这便是慕名已久的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
承启楼是一座城堡,一座家族之城。整座土楼的居住者都是江姓氏,祖祖辈辈,按需分配房间。厨房、卧室、客厅,一应俱全。有很多年轻的孩子都外出务工,房屋空下来了,加上旅游经济的推动,也就有了慢慢用作客房一说。才满足了我这样好奇的孩子。
这究竟该是怎样简单质朴的生活,一堵墙围了一个家园,一道门隔断一个世界。
土楼内正在办丧事,大门不宜外族人进出,我们便从东面的侧门进入承启楼。江爷爷一家已经早早在等候,看着老人笑嘻嘻的面容,说不出的亲切。果然如网上传闻那般笑容可掬,温蔼可亲。老人家招呼我们坐下,然后安排小女儿给我们整理好休息的房间。
和江爷爷聊天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各座土楼的故事典藏如数家珍,听着听着似乎看到了那个家丁兴旺的年代。而我们也因为选择了在土楼入住,同息同作,同吃同乐,待了几日,看那样熙熙攘攘来了又去的游人,竟也有了别样的眼光。似乎,我们俨然不是外来之客了。
对于房间虽说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住宿的条件之简陋还是出乎意料之外。所谓客房,全部家当便是两个木板床,铺着薄薄的一层棉絮,一张旧式木桌,还有一个塑料大桶如厕之用。白纸和报纸糊的墙面,白炽灯发出昏暗的光晕,幼小时的记忆瞬间被唤起。不如记得窗外的光,那么明媚。
有点怀念,又有点不堪。突然觉得困了,便是听着刷刷雨声入睡。约摸两个多小时,被窗外的叽喳声吵醒,竟然是停了一群小麻雀,待我靠近时才呼的飞到对面的枝头上。雨依然很大,踩着搁置的木板楼梯,搬个竹椅,喝着润口的茶,和老人家聊着过去的故事,别有一番惬意之情。从老人口中得知,承启楼是整个客家地区最大最恢弘的建筑。其形制、结构堪称围屋建筑的经典,历经百年而岿然不倒,依旧团结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整座土楼的居住者都是江姓氏,每一个楼梯是一户人家,按男丁的多少分配房间,祖祖辈辈以此延续。每一户的名字,用粉笔写在上面。
雨后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在老人的指引下,登上了四楼。如今的承启楼,已经禁止游客上楼参观了。一是避免打扰还在住家的人们,二来土楼的木质结构曾受不了纷沓而至的游人。我们因为住在楼内的缘故,每日需要上下往复数次,值班的保安也就不再过问,才有机会一览世界土楼王的风范。
整座这座环环相连的土楼以建筑复杂精良著称,“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作为福建民居的代表,于1986年出现在“中国民居”的邮票上的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承启楼。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供奉着祖先神灵,也承担着全族人的婚丧嫁娶。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厨房、卧室、客厅,一应俱全。(该段来自百度百科)
【土楼生活】还在土楼中继续生活的人们,也将旅游作为了生活的主要来源。土楼的人,生活很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点多便起床,吃早饭,干活,或者收拾货品准备迎接蜂拥而至的游客。许多生活物品,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样子。竹萝、瓜囊、藤条、煤油灯,零零散散的挂在壁上,与土楼沧桑的木色融在一起,像是键盘一般,奏着岁月的歌。
继续留守着的人们,几乎都在兜售各式的土特产、工艺品、纪念册。游客,成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十点多钟,游人熙熙攘攘的时候,江爷爷坐在自家门口开始碾制土楼香烟,这是他们家的商品之一。一张白纸,均匀的洒上烟丝,铁杆一拉一收,便卷成了一支香烟。将两端多余的烟丝切去,装入带有土楼图案的盒中,一盒颇具当地特色的土楼香烟就制作完成了。别看这做烟的设备与步骤简单,操作不熟练的不仅速度慢,且形状也不匀称。
客家人,是爱喝茶的。茶,也始终贯穿着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每一座土楼中,都有许多的茶室,售卖着各种档次的茶叶。客家人也是好客的,到主人家里,进门必是一杯清茶,既润了口,也舒缓了疲惫的心情。
桔子茶与柚子茶,算是特色。将茶叶塞进整只柑橘或柚子中间,再经特殊工艺制干。茶香中散发着淡雅的果香,清新怡人,还有止咳解乏的功效。
若是有时间坐下里,各式的米酒也可以尝一尝。光听名字,就已经可以想象出糯米的喷香加上鲜花的清香,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白日的土楼,是热闹的,喧嚣的,繁华的。夜幕微降,游人散去,这个独立的世界便是一片祥和安静,只有昏暗的灯光在楼道口指引那些晚归的人们。
在永定的三日,都是住在承启楼。因为这里是前往其他各景点的辐射中心,因为住在土楼王中觉得自己也颇有些气势,也因为江家人的热情好客。除了出门在外的时候,三餐是与主人家一起吃的。提前与江爷爷约好,小女儿做饭时便会加上我们的口粮,并多备几个菜。早餐十元一位,中、晚餐每顿二十元。这个价格,在楼外的小摊贩处仅仅吃得一碗粉面。
客家菜咸鲜,味重,还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土猪肉汤、竹笋烧肉,客家菜的代表。必尝。
虽然主人家每日招待得很好,依旧经不住嘴馋,一早跑去寻找芋仔包。这芋仔包是永定的特色小吃,也必须现做现吃,因此必须赶早。一般到了下午就会售罄。
芋仔包是用当地的芋仔磨粉做皮,加上香菇、竹笋、猪肉炒制的馅料。一口下去,外皮滑爽劲道,内陷醇香浓郁。
芋仔包一般多是蒸食。出锅后拌上香辣酱,很是爽口。
也可以煮食,加葱花鸡蛋,味道清香。
芋仔包味美饱腹,可做正餐充饥。若是食量较大,再来上一份拌面,应该足够。
【五云楼:最古老】
承启楼所在的高北村是一片土楼群,简称为高北土楼。因为承启楼的名声太大,人们往往冲着世界土楼王的名号而去,往往忽视了承启楼两侧的五云楼和侨福楼。
从后山上鸟瞰,可以清晰的辨认出高北土楼的三大主楼:中间王者风范的承启楼,左侧方形的五云楼,右侧小圆的侨福楼。
五云楼,与承启楼仅一沟之隔,其名气或关注却是天渊之别。
其实,五云楼是大有来头的。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成,距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五云楼”一名,在古代专指豪华富丽的楼阁,明代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想你也梦不到翔龙飞凤五云楼,心则在鸣鸡吠犬三家店”中说的就是五云楼。其完全的按照易经八卦而建,里面气温分四个不同阶段,非常神奇。
只是年久失修,加之被一旁的承启楼掩了光芒。只剩下残垣断墙,勉强延续。从外观来看,还算完好,这进入大门之后的情景倒是大吃一惊:密密麻麻的钢筋支撑架,如天罗地网一般网住了视线。
如今的五云楼,辉煌散去,因为考虑安全的缘故,人们也纷纷搬离。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只有她,还在闲庭信步的继续着生活。
【侨福楼:最西式】
承启楼的左侧,颜色较浅,土砖外有粉色装饰的是侨福楼。也是江姓氏族,原为承启楼家族的分支,后出国华侨居多,并投资盖楼以回报家乡父老,故名侨福楼。
院落内干净利落,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少了几分熙熙攘攘的生活气息。最为别致的该是那西式的露台,白玉罗马柱,倒是也和周遭配的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的侨福楼,大部分改造为客房,可供游人居住。房间设施较好,甚至配备了带卫生间的标间。中堂内有一些照片展示,中西结合颇有意味。看得正起劲的时候,有一位白发银苍的老者出来打招呼,攀谈起来才知,眼前气质优雅的老人便是侨福楼的楼主。
这两张照片,是最有意思的。右侧这张,是江家十兄妹的幼年合照。九子一女,排列成梯队。而左边的照片,则是青年时的合影,十人中五人读了博士,并分别娶回五位博士媳妇,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侨福楼因此又被成为博士楼。
故事的讲述,穿越了半个多世纪。我知道,这些照片记载的,是老人一生的骄傲。
十人中唯一的一位女孩,也到美国攻读了博士。这照片,我是女子都为之倾倒。在那个没有ps的时代,真心的美。有木有???
本文参加了艺龙旅行网,家乡情有奖征集活动:世界土楼王
感动春天幸福季2013有奖征集活动:红嘴鸥的冬天,请大家
吧。》》》》》》》》》》》》》》》》》》》》》》》》》》》》》》》》》》》》》》》》》》》》》》》》》
人生的道路上,变化的是风景,不变的是追求自由的心。欢迎加入鱼鱼众生的世界,迎着温暖的风奔向远方。
微博请点击关注。欢迎一切关于路上的心情、故事分享,也欢迎相关信息咨询,请猛@鱼鱼众生吧!!!
》》》》》》》》》》》》》》》》》》》》》》》》》》》》》》》》》》》》》》》》》》》》》》》》》